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五)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9-05-31 10:57:23 点击数:
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五)
——.在组织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按照常理推断,教师既然需要信息技术培训,它就应该是有市场的,是应该受到欢迎和好评的。但随着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蜂拥而上时,教师的反响就不再那么积极了,大多数教师对目前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不叫好,甚至还有些抵触。本应是“及时雨”的信息技术培训转而成为教师排斥、埋怨的众矢之的,这无疑是一种矛盾。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矛盾状况的产生?
1.在组织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1)培训成了“政绩工程”
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最终目的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才能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这种培训工作有时却成了某些人追求“政绩工程”的手段,导致出现过分追求培训人员的数量、忽视培训质量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
(2)培训成了创收的途径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需要参加一定形式的培训,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考核认证。这一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培训火了起来,也为某些部门提供了一个创收的良机!于是,培训过程中的材料费、上机费、考试报名费等纷纷出台,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教师对培训望而生畏。
培训应该是给予教师的一种最好的福利。但现在的情形是上级开展培训,下面怨声一片。教师们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过是交钱拿个证书,考核找个人替考就可以过关了。更令人费解的是,某地区明确规定所有教师(不论计算机水平如何)必须参加该地区的培训班,否则不允许报名参加等级考试。于是,为了那一纸证书,教师们还是乖乖地走进了培训班。试问,这样的培训最终的效果能打多少分呢?
(3)培训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培训缺乏实效性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应全面考查、分析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培训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现阶段一些培训项目内容,大都是相关部门在缺少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设计出来的。这就造成了培训班中部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低的学员“吃不消”,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学员又“吃不饱”。这种培训缺乏针对性,久而久之教师对此失去了兴趣。
(4)不能学以致用,培训流于形式
培训工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很多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却不能学以致用,导致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所剩无几,最终流于形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没有给教师创造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二是部分教师在忙于应对中、高考,没时间、没心思研究信息技术;三是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受训教师回到学校后没有实践的机会。
(5)对培训承办部门缺乏必要的考核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此主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承办部门师资力量的考核,有的甚至出现培训教师理论陈旧、技术水平不如学员的现象,使得学员对培训怨声载道,失去热情。有的培训班请来高校教师授课,他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却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缺乏实际应用的经验,只能讲授一些不能联系实际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承办部门师资的考核也是必需的。
(6)培训时间缺乏考察
很多教师反映,以前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如今却不分时间,上课期间要培训,假期更要培训。这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难以适应的——因为农村学校比较分散,教师少,几乎是包班制,哪位老师去参加培训,那个班就没有人上课了,这势必会影响正常教学。这样的培训使得教师普遍喊累,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