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教学体会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9-05-29 15:27:18 点击数:
“明理”教学体会
小长山岛镇中心小学 刘杰
近两年,我开始
“明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关键。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生活在社会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也许也会有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慢慢懂得一些道理,以形成正确地是非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生活。在教学中,要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和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素,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觉得还应该运用以下形式:
今年执教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一年级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随机应变的借题发挥的能力,就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而学生如果能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不但达到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一年级的《放学路上》给学生讲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小故事,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在讨论中明是非,辩美丑,以是明理。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真相,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论性的东西问题,从而将正确与错误区别开来。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什么”、“怎样做”两个教学环节的任务。比如四年级第一单元《邻里之间》学生通过说说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实际案例来讨论如何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和睦相处的好处,与不相往来或是有矛盾冲突的坏处。让学生首先从和自己的同学相处做起等等。
三、创设情境、激情明理。
小学生理解事物的目的不够明确,道德的理解总是与某些特定的情况相联系,因此,在教学《生活中的难事》时,我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家庭中一点难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帮我想办法解决,然后学生都愿意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难事敞开心扉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帮助解决,而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有时,甚至还有可能遇到灾难,我们要做的是勇敢面对。这时候学生也把自己家里的难事说出来,大多数孩子的难事都是父母关系不好或者爸爸喝酒,学生说出了心声,大家互相开导,学生懂得了如果难事解决不了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情和心态。
四、在实践中明理
所有道理如果不去践行,学生可能都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其重要性,所以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要让很多道理在行动中慢慢呈现,例如《玩得真开心》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都知道回家应该玩什么样的游戏,但是还是会有学生沉迷手机或者电视,所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模拟玩一些回家可以玩的游戏,不仅提高学生兴趣,也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道理。《吃饭有讲究》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洗干净自己的小手,并说说怎样洗干净小手,为什么要洗干净自己的小手,对自己和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好处。
道德与法治和品德与社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任务,如果能够认真教学,认真学习,孩子们会受益很多,懂得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和生活中。所以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拓宽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真正回归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健全人格,做一个有爱、积极、乐观向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