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内心的安定是最强大的吸引力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9-04-23 10:44:06 点击数:
教师内心的安定是最强大的吸引力
最近读法国马克·李维的著作《偷影子的人》一书,其讲述的是一个孩子能透过影子听到他们的想法、希望与痛苦的故事。 二十几年的教师生涯,让我看到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个个学生成长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滋养与灵魂路途是否真实地与学生渴望的样子接轨?是否在真实的情境中邀请自己高尚的思想与自己的原始个性和谐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 真实的自己 结交真实的学生 每一个人的成长源于惊奇、赞叹,经历怀疑、鼓舞,再到建立信仰、使命,这是形成思想、个性、情感和人格的过程。教师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本质是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来影响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总是怀着鲜明的思想和信念去接触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以其思想和生活观点、信念、道德伦理原则、智力的丰富性和热爱劳动的品质的完美性来鼓舞学生。这首先就是教师在生活、工作、行为中体现的理想、原则、信念、观点、道德和伦理立场的和谐统一体。没有这个统一体,也就没有教育者完美的人格,也就没有真正的学生集体。” 我们是在用和谐统一的自己与真实的学生交往吗?还是用我们的影子与学生的影子交往?这是我们所触及教育的核心所在。单纯的说教,凭借个人的技术、精力,甚至是自己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等,都无法形成一种现实的力量,圆满完成对学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能够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 只有当学生树立起自我教育的愿望,知识变成了信念和高尚的劳动,愿意去自主学习,培养起道德自立所必须的毅力时,教育才会真正开始,教师的人格才会发生影响,学生才会是教师的学生。 内心安定 教师最强大的吸引力 但是,现实却往往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好。教育世界里总会有一些东西或力量让我们变得庸俗不堪。在此,我想借助《谋生之道》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承认自己庸俗?》中的观点,揭示我的内心纠结。我们会不自觉地绕着自己的利益打转,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会追赶成败的影子、虚荣的影子、悲伤的影子、愤怒的影子……而这些庸俗的影子会把我们拉向习惯、高傲、渺小和自由自在赖以生存的地方。 试想,我们的内心里塞满了一些庸俗的事物,如自己学科的成绩不如别人,自己班级的量化考核可能被通报,害怕他人评论自己的积极进取等等。可怕的习惯绑架了教育和教师,推动着教育的浪潮恣意泛滥,一波波一浪浪涌向不能把握的未来,涌向每一个相似的生命,却产出不一样的生命成果。 我们做教师的,不应该总是寄希望于他人尊重自己,希望社会必须重视自己,希望自己始终保持行为正当,我们应该能够从这些琐碎的、令我们疲惫不堪的卑贱事物中彻底脱离出来,不要担心或恐惧他人是怎么评价我们的。自己内心的安定是最强大的吸引力,自己变了,周围的世界也就变了。学生真地需要一种自由,去发现自己一生真正喜爱的事情,对自己的生命有所选择。而心怀卑贱事物的教育者是没有勇气、机会和灵性来理解和解读学生的生命需求密码的。 荡涤杂念 教育就会回归简单 杯子里的水只有清空了,才能再往里倒上水。我们教师的生活准则应该是个性与精神的一致,道德与言行的和谐,内心与信念的融洽。把知识、真理和规则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用自己不断学习收获的智慧和情感,永远瞄准将来美好的目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己的影子相处,相互成为崇拜者、支持者。 教师这一工作,其实是我们的一种生存目的和生活蓝图,这是命运的自然安顿。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应该忠诚于这一事业,感激这生命旅途中的处处盛景、次次相遇。教育、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思想与行动实现内在的自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履行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这样一想,教育的幸福感会从天而降,总是不期而遇。 当涤荡清除的内心不再有任何卑贱的想法和事物时,真正的教师回来了,教育就会显得再简单不过,只不过遵循规律运行而已,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然地成长与绽放。 教育应该在真实的场景中,真实的人之间,有真实的故事发生,不必要用虚伪的影子、圣人的姿态影响孩子,规训孩子。 我们,影子,不要相互抛弃,应该彼此珍惜,永久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