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名背景和法制教育内容解读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9-01-04 08:50:37   点击数:

 《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名背景和法制教育内容解读

栾源清

很突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名了,改成道德与法治。在没有修改课程标准,没有编制系统教材的情况下突然改名了,改名就意味着将要改变课程的性质,改变教材内容等,面对这样情况,大家的反映不一样。
一些人觉得伤心无奈,接近二十年了,从设定品生品社课程的名称,到制定课标、编制教材、矫正、发行、落实课程、老师培训、经验推广等等,很多人在这里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尤其一些专家,像呵护孩子一样关注着品生品社课程的发展,尽心尽力地为这两门课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听到要改名变性,他们觉得失落,觉得这门课程的前途渺茫。高峡老师转的高德胜的文章《记住即将消失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林红老师也发表了“戚戚然,茫茫然……”的感触。
一些人没有什么感觉,他们觉得无论是品生品社或是道德与法治,都只是一门课程,哪门课程都是对着课标和教材进行教学,无所谓叫什么名字,让我教什么都行,我都不悲不喜。
也有人很期待,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的专业性更强一些,不能像以前品生品社课那样简单应付就把课上了,谁都能上,老弱病残孕加上繁忙的领导都安排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法律知识和规则意识等可不是随便讲的内容,所以这将要求我们这门课程的任教者更专业些,更严谨些。这样一来对教师的要求和发展也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当然,这里最受益的应该是学生,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正式接触法律常识,他们对道德、规则、法律的关注将直接影响家庭和整个社会,这也是在社会上普及道德、规则、法律教育的最佳途径。所以希望这门学科能够走深、走远。
 
6月18日我在北京参加的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专家研讨会。8月16日在大连参加了辽师大版《道德与法治》研训教师培训。本次培训我主要把会议精神和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享。
一、关于教材名称修改的背景
我们国家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两门课程,一般情况下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十年左右修改一次都属于正常的,2011年国家修改了品生品社课程标准是正常的,但是课程名称一般不会轻易改变,2016年把课程名称也改了,这确实有它的历史背景。
1、教材名称变化的背景
课程的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目的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
1979年,我国一些学者提出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因为传统上,我国不是依法治国,是以人治国,皇帝说了算。掌权的人说了算,一下子改变传统,由以人治国变为依法治国,难度有点大。所以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地轰轰烈烈,成果显著,依法治国只能说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
1997年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出要“依法治国”的要求。接近二十年,从最近几年成批腐败干部的被捕可以看出,“依法治国”需要更坚决地落实。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我国开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策。国务院指定这项工作由刘延东副总理亲自抓落实,中央巡视组跟踪检查,所以法学专家同教育专家多次研究商讨,编制修订教材,于本学期在一年级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
这让我想起了1958年美国出台的<国防教育法>,其导火索是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其深层原因则是美苏的"冷战"对抗.美国<国防教育法>内容的实质就是明确了国防和教育的关系,尤其是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视作关系国家安危乃至生死存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历史作用远远超出了空间技术领域.它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联邦与教育的关系,尤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深远,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依此为鉴,目前中国教育加强法治教育也具有战略意义,中国人因为规则法律意识淡薄,在世界交易中吃了多少亏,我们无从统计,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不会不清楚其中的数据有多么的惊人,要想让中国人在世界交易中不再受歧视、受愚弄、受欺负,能够更明白更精细地融入世界生活,我们必须重视法律、懂得法律,能应用法律保护自己,也能依法对待别人,所以能在我们的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我觉得很庆幸。我希望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中国一项明智的举措,也能为我国成为文明法治的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2、怎样理解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主要包括三方面任务:立法,执法和普法。
第一是立法,首先要制定宪法,然后根据宪法制定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等等。这些活我们干不了,主要由国家专门立法机构去做,我们只需了解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了解一条信息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国直到2015年法律框架基本建成,法律建设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具体法律条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是执法,我们常见的执法机构有警察机构、情报机构、安全机构、法院、检察院、监察局、反弹机构、监狱、公证机构等等,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全体老百姓纳税养活的,来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他们执法怎样,我们有权监督,因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纳税人。
第三是普法:普法是让社会所有公民都能够知法、懂法、用法、护法,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目前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政治》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学校成了普法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就是普法的结果。
在美国,有些地区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时时有人照看,以免孩子发生危险,离开学校以后,家长不能照顾的话,必须托给别人照顾,笼统的说,让12岁以下儿童独自留在家里是违法的。在中国,这样现象有多少?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中,多少孩子没有大人看护?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这不能不引起国家重视,法制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普法教育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进人心,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啊。
3、关于依法治国进教材的三个争论
2014年中央就提出了“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什么教育部没有马上执行这一政策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也就是三个争论。
第一个争论:重视法律条文教育还是法治精神教育。
一些法律专家主张重视法律条文教育,只有熟记法律条文才知道如何守法。而教育专家却主张重视法律精神教育,认为只有让学生理解了守规矩的价值,认同道德规范、纪律守则和法律条文,并形成守规矩的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普法教育目的。最终是教育专家胜出,并重新编制了教材。法律精神教育不可能脱离法律条文,所以以法律专册的形式把法律条文纳入课堂教学中。
第二个争论:独立设置法律课程还是把法治教学内容放到其它课程体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包括的内容太多,很多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中学以后学习这些知识打基础的,不能随便废除,如果把法律知识从这门课程中分离出来,重新编制课程、编制课标、编制教材、教参等,这是一项巨大工程,难度太大,而且中国的课程体系基本编制完善,不能轻易改变,所以最终决定还是把法律知识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政治课程中,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
第三个争论:先改课标还是先改教材。
按道理说应该先改课标,再改教材。就目前这种情况看,课标没有出来,就改教材了,一句话,等不及啦,在国家领导的强制要求下,我们马上就要执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这中间,专家们有三个举措:
一是制定出《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这个网上都有,大家可能也都认真阅读了。
二是每册教材必须有法律内容,其实即将使用的一年级法治教材送去国家审查的时候,领导们并不满意,怎么能把冬天啊、冰雪啊编入教材呢?这跟法治没关系啊,我们的教育专家们还是主张先使用这份教材,以后教材内容还是会变,更靠近法治内容些吧。
三是出版法律专册,每个年级都有法治专册,今年先在六年级使用,要求把法律知识强加到旧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没办法,必须做,教育部速度慢已经被中央批评了。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要贯彻什么精神
1、对教材名称的理解
道德——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调节功能。
看了专家的讲解,我还是不太理解该怎样把握道德的教学,所以我专门查阅了《道德经》,了解道德出处。《道德经》中记载,“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无声无形,却无处不在,永恒运转,是“域中”的最高法则,效法“道”的含义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等于向自然屈服,而是要按规律办事,按一定的“道”来改造自然,做到人与自然本身的和谐共生。让学生了解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德”由“道”生成,受“道”的支配,遵循“道”的主旨行事。德主要分为仁、义、礼、信、忠、孝等这几个层次。
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意思是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礼信忠孝这些德行都自然存在人们的行为中,人们不缺乏仁义礼信忠孝,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没有倡导的必要。当人世间的大道被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提出仁义礼信忠孝等规矩,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原本没有的虚伪奸诈也随之而来。这个好理解,比方说雷锋,因为在旧社会受了很多苦,感恩新社会的幸福,所以他艰苦朴素、助人为乐、刻苦钻研,那是他内心存在的自然德性,不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我们说雷锋是有道德的典范。可是现在有些人也做好事,然后大事渲染,拍照片、发信息,营造高尚的形象,其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赢取不可告人的私利。这就是打着有道德的旗号做着虚伪奸诈的事儿,是不道德的人。《道德与法治》教什么,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发展规律和现实情况,从内心里认同道和德的价值,自觉自愿地尊道、守道、不失德。这不是件简单事儿,首先教师自己就应该是明道、守道之人,然后再去引导学生,所以教材名称的更改,对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更高了,每位教师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做好向导。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道德经》这本书,文学底蕴深的教师可能一看就懂了,像我这样的水平就需要多读两遍,反复琢磨,真的明白很多道理。
名称中是法治,而不是法制,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这个动词强调, 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不是用嘴来传递的,儿童也不是用耳朵来接受的。重视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避免重踏过去重认知、重知识,轻情感、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覆辙。通过让儿童亲历、体验、思考、理解、 讨论、表达、交流、感悟、认同、运用等多种方式,学习法治知识、发展法治意识,逐步知法、守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法。把抽象的概念(特别是法治概念)具体化,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已有概念结合起来。比如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被其他学科教学占用了,这是什么行为?根据《依法治教》,老师们都知道,占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时,剥夺他们的学习这门课程的机会和权利是违法的,学生知道吗?他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道德需要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觉性,但法治有强制性,李季湄老师说:道德是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文本的道德。道德和法治两个条件像鸟的双翼一样平衡着学生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规则和法律等他律规定。最终目标是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使学生形成高度文明意识。 
对教材中法律精神的理解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拥有法律精神。法律精神的核心是守规矩,让学生明确守规矩的价值,养成守规矩的习惯。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傅维利老师讲,社会规矩体系主要包括三种形式:道德、纪律和法律。
道德: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受社会舆论约束,跟个人素养和信仰有关,是精神世界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强制性。比如背后说人坏话、在大街上乱扔垃圾、口出脏话等,法律和纪律都管不了,所以用道德约束,不讲道德可以用批评、指责或断绝交往等方式让学生讲道德。
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纪律作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如果违反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批评和利益处罚。所以纪律具有强制性。纪律是每个单位都有的,学校有、班级有、工厂有、机关有,一般单位会有明确的条文挂在墙上,还派专人管理,违反纪律关系到单位和员工的重要利益。比如,课堂上一个人乱搅合,全班同学都无法正常上课。所以教师要对不守纪律的学生给以适当的批评教育。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由专门机构维护,要求所有公民必须遵守的规矩。要是违反法律,那是必须受到法律严格制裁的,有可能生命都被剥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比方说杀人、诈骗、出卖国家情报、人身攻击……这些都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重大利益,必须要受到惩罚,所以坚决不能违法的。
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以后,既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又能用规则保护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落实道德与法治精神
前面说过道德与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守规矩,怎样落实守规矩这项工作呢?
首先是让学生理解懂规矩的价值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中间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懂规矩、守规矩的意义和价值。
有些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如果做了,自己、他人或集体会受到怎样的不好的影响,为什么说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违纪、违法的。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讲道理,一年级用一年级孩子能听得懂的方式讲,六年级用六年级能听得懂的方式讲,大学生用大学生能听得懂对方式讲。讲道理是让孩子从心里认同规矩的价值,心悦诚服地遵守规矩。
然后知晓、认同三类主要的规矩
分清哪些是道德规矩,(说脏话、乱扔垃圾、背后说人坏话,说谎话)哪些是纪律规矩(不迟到、早退、课堂乱说话、不完成作业),哪些是法律规矩。(校园欺凌现象频频发生,有人随便触摸孩子的隐私部位了,校外青年进校打架,杀人、盗窃,)通过正反面的各种事例让学生认同违反各种规矩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自觉自愿地遵守各种规矩。
最后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守规矩的习惯。
有人说: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有了好习惯,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有了坏习惯,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所以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设计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遵守集体阅读的纪律,教师讲清楚在阅览室阅读是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后,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到阅览室查阅资料。从走出教室,进入阅览室,到走出阅览室,走进教室,全程录像,然后播放给学生看,看看他们自己是怎样表现的,是否做到守规矩,哪些人守规矩做得比较好,哪些人没有做到守规矩,应该如何改。学生经过一次训练后,过一段时间再录像一次,看谁进步了,谁还做的不好。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批评做得不好的。这些规则都很简单,稍加控制就可以做好的,通过录像这种形式,让学生逐渐从受管制,到自觉遵守纪律,并逐渐形成习惯。
法治精神的核心是让学生讲规矩,明确价值,养成习惯。过去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常常不能营造一种守规矩的氛围,因为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习惯不按常理出牌,找关系,找人,走后门是很常见,也是比较有效的社交方式。这就是不守规矩,这样只是一人一时受益,不顾他人是否受害,如果大家都不守规矩时,整个社会就会歪风邪气盛行,大多数人受害,少数有权有势之人受益,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社会吗?我们愿意受那种不公平的待遇吗?普法进学校——就是要从小学生抓起,从道德与纪律抓起。让学生从小树立懂规矩、守规矩的意识。逐步改变社会的不正之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三、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同教材中法律知识之间的关系
1、首先是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还是以课程标准为主干,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材编写组人员花了大量气力把法治大纲内容渗透到课标中,逐条落实到每册教材中,在新课标没出台之前,还是按2011版课标的要求,实施教学。
2、协调好国本、省本、校本教材的关系
国本教材呈现的是基本内容,省本和校本教材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大纲以及地方的实际情况对法治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不能同样的内容在三级教材里都讲一遍。国本教材中讲了,省本地本不讲,只丰富其内容就可以了,要在儿童头脑里建立有条理的法律体系,不是大杂烩。
3、如何处理好历史地理内容
虽然课程名称变成《道德与法治》,但课标不变,地理历史内容仍然以课标要求为准。法律专家发出异议,这些教学内容与法治不符。审定工作中,教育部与教育专家协商,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这些内容不能删除,只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法制道德要调子强、气氛浓,要落实好主次的问题,以道德与法治内容带历史地理内容。体现教材的调子同课程名称相符。
课程题目变了,今后尽可能以法治教育调子为主了。目前按照这样的思路,尽可能这样做。下步怎样做,还看课标怎么改了。
4、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1-2年级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与道德发展水平, 基本上处在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的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但向自律阶段过渡)或科尔伯格的第1水平(前习俗水平)
( (一)前习俗水平(0-9 岁)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这时期,教师讲道理,学生可能不懂,所以以惩罚和奖励引导学生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做适当的价值引领。
(二)习俗水平(9-15 岁)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三)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点,采取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引导。
除了教师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外,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道德与法律意识,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感知、明理和行动。
感知:弄清楚这是怎么事儿。
明理:弄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行动:该怎样处理这样的事儿。
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教学生处事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思维和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建构规矩意识,自觉自愿地遵守规矩。
李季湄老师举了这样例子:法治大纲要求:“了解父母抚养责任、儿女赡养义务,监护人及监护关系,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但要求儿童了解到什么程度,是否要求知道这些概念,并无清楚规定。对小学1-2年级的儿童来说,了解这些认知性知识似乎意义不大,直接教这些内容也易变成冷冰冰的知识灌输。现实社会中不抚养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很多,只拿养老费,从来不关心、不看望老人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只让学生了解法律条文,并不能让学生建立爱亲敬老、尊法守法的意识。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培养亲情与良好的亲子关系上,让儿童通过体验温暖的家庭生活、体验父母的抚育之恩,体验小主人的角色意识,而发自内心地产生爱亲敬长、孝顺父母的行为与责任感。在这样的道德情感、行为的基础上,再上升为适度的理性认识。
几位专家一再强调要在真实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道德与法治意识,在虚拟的故事中我们的学生都很懂事儿,很会说道理,也非常大方。(出示图片)因为假如的东西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啊,给什么都行。而涉及到切身利益学生就做不到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建立道德与法制意识。世界上的难民儿童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学生能想出一百种方式帮助他们,有几个人会真实地去做呢?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怎样去执行,而不是说空话。社区环境卫生差,我们该怎样做,自己保证讲卫生可以做到,怎样让所有人都讲卫生呢?可以给学校、班主任或居委会写建议书,让他们监督管理,对吧,那教师不但教学生写建议书,还要让学生把建议书实实在在地送到校长、班主任和居委会那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真正进到公民的责任了。在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法制意识。
从以上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总目标同以前课标的要求都是一样,只是法治意味更浓了一些。
今天实施怎样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将决定未来我国社会整体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所以在座的同仁们,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傅维利老师说:道德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最后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