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音乐 > 专业交流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

发布者:cj_xiaoping   发布时间:2018-12-14 15:08:00   点击数: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

   所谓节奏,是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是指通过掌握各种节拍、各种时值的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却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认为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音乐教育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当前我国实行的新课标,虽然音乐节奏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其教学效果和效率仍有待提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找到切实有效的节奏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一、模仿生活场景中的声音,训练节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中挖掘音乐素材,以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场景等为启发元素,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节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节奏,加深学生对节奏的记忆和理解,掌握节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事物带到节奏教学活动中去,如动物、自然现象、交通工具、体育活动等等。例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唧 唧 唧 唧;模仿风声、雷声、雨声:呼 呼 轰 隆 轰 隆 哗 哗 哗 哗;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如火车卡嚓卡嚓卡嚓卡嚓等等。通过这种声音模仿,能有效加深孩子对音符和节奏的印象,还能从模仿中联想起这些抽象的节奏,使教学变得直观、具体,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节奏训练,培养了节奏感。      

二、强化小学生音乐听觉训练,培养节奏感  

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学应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应加强小学生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打下基础。伴奏音乐作为一首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唱课上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听伴奏,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只关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忽略了伴奏,尤其是前奏,有些教师就会用口令引导学生,导致很多学生不会听伴奏,只能依赖老师的口令,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觉的感受力,对于节奏自然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耳朵感受前奏和间奏并配合其节奏速度开始演唱,而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伴奏音乐的速度,并学会配合。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觉和节奏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运用游戏教学,提高节奏训练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爱模仿,喜欢表现自我,为孩子创设—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活跃思维、发展想象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中,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结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节奏,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火车进站”的游戏。准备几张大型节奏牌子,两个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牌子,作为火车站;另外5-8人为一列,作为火车,2/4拍音乐开始,“火车”自由跑动,跑到“火车站”前集体按音乐节奏拍出牌子上的节奏,如果全体同学拍对,“火车站”牌子上举,火车“进站”,游戏继续。如果拍错,则搭火车的第一人退到最后一个位置,重新开始。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节奏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运用打击乐器,挖掘学生潜在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还需要回归到乐器和音乐中去,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运用打击乐进行分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入挖掘小学生的潜在节奏感,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  

 教学中,可以把以前嘴里念、手上拍的节奏过渡到用各种简单的打击乐器的演奏。可以先让学生用手即兴拍打出一组节奏,然后让其他同学用乐器演奏出来;或者用同一种器乐将声音长短和变化的节奏即兴演奏出来,然后由学生现场模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