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学习把话讲短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8-12-12 08:57:57   点击数:

 学习把话讲短

陈大伟

(刊于《上海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参加一个校长与家长的对话会,几位校长办学经验丰富、成效斐然,表达办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等等如数家珍,这样一来,主题演讲的时间都多多少少超出预定。轮到对话环节,站起来的第一位家长就很不满意:“听几位校长侃侃而谈,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但这位家长讲起来也是如绵绵江水,主持人不得不打断她的发言。由此想:在人们生活节奏加速化、信息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趋向碎片化的背景下,我们怎样把话说短,说得有作用、有价值?

不要试图通过说话刷太多的存在感。表达是一种实现,通过表现传递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无可厚非。但凡事要适度,不看场合的过分表现会适得其反。《论语》告诫:“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恰当地表现自己需要度的把握,需要看场合、看别人的感受,表现过多可能适得其反,赢得的反而是他人的白眼。

严守发言的预定规则。人人都需要发言机会,大家都渴望表现的平台,为了平衡参与者表现乃至宣传的机会,这时就需要建立会议的规则、发言的规则。争取到讲话机会以后,就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要知道你想讲他人也想讲,你要表现他人也要表达。在有限的时间里,你的延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人表达的机会,大家都延时就在剥夺他人休息或参与其他活动的机会。尊重规则、保证别人的时间和机会,表达时就不仅要知进,而且还要知止、知让、知退。知止、知让,这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不要认为自己的东西最有价值。有一种口若悬河表达的善意,那就是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的观点、做法、经验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但实际的情况却并不如此。所谓“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你有你的诀窍,他有他的高明。就算你的意见、方法最为高明,恐怕那也是适合你自己的情况,他人未必适用。教育具有特殊性,不要把自己讲的东西看得太过重要和伟大,不一定要讲,不一定非讲不可,要做好随时结束的预备。

要站在别人需要的角度抓心。有一位教研员和我分享他的教研做法:“不管他听不听,反正我要说。”似乎自己说了才算负责任,不说就是没有尽到责任。现在的问题是:你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表现自己,不如不说;如果你想的是帮助和影响他人,那你就不能不研究他人的需要,不能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不思考自己发言对他人的意义:说话前考虑别人可能的需要是什么;说话中观察别人对自己的交流是否有兴趣;说话后反思别人可能会记住什么、会思考什么、会改变什么。交流不能自说自话,眼中要有对象、心中要有别人,讲对别人有意义的话、别人愿意听的话,就这可以省略掉一些自以为是的话。

给自己以倾听学习的机会。我以为,把话讲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保证他人交流时间的基础上,为自己预留学习和成长机会。幸福是一种能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发展好自己了,以身立教才能更好地“道”与“导”。他人是否可学,是否有学习的地方呢?这是肯定的。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倾听能传递关怀,学习能带来进步,何乐而不为?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