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路线图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能够让课改理念落地的实现形式,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不少学校校长问:“有没有高效课堂路线图?”这个问题不便有统一的结论,因为,各个学校的校情、学情各有不同,在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8-09-19 13:40:44 点击数:
高效课堂路线图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能够让课改理念落地的实现形式,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不少学校校长问:“有没有高效课堂路线图?”这个问题不便有统一的结论,因为,各个学校的校情、学情各有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各有千秋。下面,着重从学校管理的一般意义上勾勒一个“路线图”供大家参考。从思路上概括为“高效课堂一二三四”,如果你用心会体会这“一二三四”,便能听出行军号令的铿锵作响,路已经伸展在脚下了。
一引领,即专家引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的真谛就是“借力”。搞课改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找准全国谁是最好的,锁定它,跟紧他,学习他,借力他,纵然真的超越他,咱也不会背叛他,这样,事就成了。专家的价值在于探明规律,指引路径,示范方法,过程诊断,指导重建,如此,课改就会少走弯路。当然,学校更喜欢那些思想理念能够“上天”,实践操作能够“入地”,能够行走课堂,敢于以身示范的专家。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高效课堂的实践,正在培养一大批以实践注解理念的课改专家。相信你的慧眼能够发现伯乐。
两保障,即课时保障和评价保障。首先,请大家强力关注一种现象,中小学的课堂时间正在“被缩减”。原来的小学每节课40分钟,中学每节课45分钟,正在时髦的“课时改革”的旗帜下“被缩减”。诸如,小学30分钟、35分钟,中学40分钟的已经并不鲜见。如果是根据学科性质和课型特点采用“弹性课时”,亦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企图靠缩减课时而实现高效,那只能是黄粱梦版的欲速则不达。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每节课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不是随便可以改变的,皆有学习疲劳极限规律的遵循。关照当下:课改主张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如果可能,相应的增加课时长度,才是课改的真切需要。到学校调研常常经历这样的无奈:刚要开始课堂作业环节,“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恰恰是因课时的“被缩减”而日益加重。我们呼吁:课时改革一定要适应课改的需要!
其次,评价保障。要什么,就评什么。评不到,你就得不到。一次,我到课堂听课,整堂课没有发现“学”的落实。进入评课环节,我把“高效课堂四指数评价表”发给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所谓“高效课堂四指数评价表”是我近期研发的一款课堂快捷评价工具。“四指数”分别为“自主、合作、探究、效率”。具体操作是:1、每项指数按照课堂感觉在1—10之间取值。2、评价人数以5±2为宜。然后,前三项求平均值。3、效率指数既可以按照课堂感觉取值,也可根据课堂检测成绩折算。4、最后,将前三项均值和效率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的高“效率”。再回到上面的案例,执教教师自评的“四指数”数值分别是“3、3、2、6”,听课教师的平均数值亦大致相当。问题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出来。高效课堂的评价是一个系统,从课堂到教师,从小组到班级,从学科组到级部,从学校到区域,都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保障体系。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评价要有区分度,大改大得,小改小得,不该不得。区分度就是执行的力度。
三带动,即课题带动,校长带动,典型带动。
1、课题带动。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革命,它不是人为的要另搞什么,它恰恰是要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回归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规律的皈依,呼唤科研的引领,科研的引领,呼唤课题的带动。鼓励学校和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路径与方法。具体做到:手头有个题;案头一本书;笔下一段文;研究有个果。“方方面面讲规律,时时处处讲科研”应是高效课堂的必然旨归。
2、校长带动。教育纵有千万难,课堂改革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出不再难。校长当学崔其升,咬定课改不放松。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任何一个课改名校的诞生,都同时诞生一个课堂改革专家校长。校长的着力点、增长点、发展点、兴趣点、兴奋点,要“五点”聚焦课堂。校长的身影所在,就是领导力所在。遇到困难,带领大家不为退让找借口,只为前进找理由。坚信只要上路,就有庆典。只要坚持,就有精彩!
3、典型带动。不管是区域推进,还是校内实施,高效课堂都特别需要典型带动。高效课堂的典型不能靠行政指定,而必须是“志愿军”。领导的作用在于诱发“志愿自觉”。典型的培养一靠政策引导,二靠业务帮扶,三靠活动锻炼,思考舆论声援。典型带动作用的最大化,在于点燃典型的使命担当,搭建舞台,为典型提供充足的展示机会,让典型在展示过程中体验成长,享受尊严。
四结合,即高效课堂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与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与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相结合;与营造书香校园相结合。高效课堂是个系统工程。仅仅局限于课堂便不会有高效课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学校的高效课堂的确存在急功近利,眼界不宽的现象。“四结合”作为高效课堂的系统要素必须统筹落实。
1、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根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以学科知识结构构建为核心的。请先看我的调查:一次,我到某地作报告,报告中我设计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现场调查,全场1000多人,我问:“在座的都是小学和初中教师,近10年来,所教学科在学段有过大循环的请举手。”结果非常遗憾,举手者不过百人,占不到总数的10%。我又追问:“虽然没有教过,但是,能够主动地系统研究过整个学段教材的请举手。”全场举手的只有11人。这样的调查我进行了几十次了,有过系统把握学段教材资历的多在20%以内。我想起了钱学森的告诫:“知识是结构化的、关联的、分类的,依据内涵排序,并且是以人为中心的。”当课堂教学只满足于“点对点”的落实,不能实现知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有序系统构建,课堂高效便无从谈起。遗憾的是,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缺失,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这种缺失已经演变为高效课堂生成的瓶颈。所以,我们建议各校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规划,按照“一年学段厘清,两年跨段完善”的思路,尽快形成教师较为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靠教师素质的提高,实现课堂的高效。
2、与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课改深处是习惯。概而言之,高效课堂无非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前面的文章已有阐释,下面,仅从几个教学细节谈几点建议。习惯的养成要从细节抓起。诸如,最基本的读写姿势,高效课堂绝不容忍集团性的、长期性的、大面积的执笔姿势错误持续存在。因为写字是相伴终生的事情。当写字成为一种刑罚,教育人道的底线,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最基本的错误,一定是最严重的效率黑洞。再如,板演卫生的习惯养成。必须根治“手擦黑板”的习惯,做到“爬黑板,讲卫生。黑板擦,左手中。写错字,板擦冲。戒手擦,记心中。”又如,低声交流的习惯、脱稿表达的习惯等等,都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
3、与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高效课堂作为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一种划时代教学模式,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郑州市第102中学借助电子白板,把高效课堂理念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独创“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成为全国高效课堂的一面旗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中学“信息化生态课堂”,其经验可资借鉴。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信息技术无用论”。甚至认为,高效课堂只要教室装备三面黑板即可。诸如,化学的原子结构,科学的“日蚀”、“月蚀”,使用多媒体视频演示技术,那真叫做一目了然。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媒体与现代多媒体的关系。多媒体运用要按照教学需要设计,提倡每课都用,坚持用要用精,坚决杜绝滥用。还要注意别让“白板”冷落了“黑板”。课堂上需要呈现的逻辑推演和思维轨迹,依然需要板演的辅助。
4、与营造书香校园相结合。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展示”,作为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张扬着学生的自信,靓丽着学生的精彩。如果仅仅囿于教材文本的局限,表达的内涵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干涩。课堂生成也会因为胸无丘壑而显苍白。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于是,营造书香校园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高效课堂系统工程的“规定动作”。诸如,班级图书角建设,周月季读书计划的实施,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读一期(月)学生刊(报),每季度至少读一本书,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等等。有了书香的滋润,学生才会享受“胸藏万卷书,表达任翕张”的畅快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