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 ”》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8-06-20 16:55:05 点击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这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本课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抄漏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马虎虎做错事、耽误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本课旨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按照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事马马虎虎危害大,学习、做事时要认真、细心,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教学目标:
1、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2、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3、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画有七色花(未涂色)的A4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感知
1、同学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
2、师播放视频《粗心的小画家》
3、这首歌中的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呢?(马虎、粗心……)
4、有个孩子比丁丁还要马虎呢,你想认识他吗?
二、明理
(一)彩绘故事《小马虎添麻烦》
1、学生看课本彩绘图试讲故事。
2、师讲小马虎的故事。
3、讨论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4、师小结: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小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二)生活中的“小马虎”
1、看课本,生活中的小马虎是什么样子的?师领同学们看图,学生说图意。
2、小组内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小马虎。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马虎毛病。
三、行动
1、联系自身——捉马虎
(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试一试,找自己语文、数学作业本上的小马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指名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
①校内的小马虎: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②给同学说一说:在家里你什么事马虎过?
(3)全班反馈
2、小组内交流:
(1)我们怎样才能克服马虎呢?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引导学生说出认真、不粗心……)
①你是怎样做到不马虎的(或请作业正确的同学讲述)。
②小组展示:优秀的作业本
3、克马虎
表扬班上做事认真的小朋友,为他加一颗星,并说一句表扬他(她)的话。
四、拓展
(一)、游戏:传悄悄话
讲规则:
1、游戏:小组列队成排站,传递第一个说的悄悄话。请每组最后听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说的悄悄话。
2、总结原因:为什么成功?什么原因使我们游戏失败了呢?(引导学生说出不仔细、不认真)
3、请胜利的小组说说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游戏。
4、师小结:
(二)、学习儿歌《克马虎》
1、出示儿歌内容
小朋友们听分明,马虎危害可不轻。
做的事情放心上,认真仔细不分神。
做完记得要检查,才能做到不马虎。
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干啥啥都行!
2、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起读
(三)、画七色花
老师有个好主意,今天老师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小马虎填写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等你把小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变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学校里来,我们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早,开得最艳。
五、测试
1、你有什么“马虎”的毛病?
2、如果同学提醒你犯“马虎”毛病了,你会怎么做?
3、在家里写作业,要怎样做才能不“马虎”?
板书设计
4、不做“小马虎”
捉马虎
粗心——马虎
克马虎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在生活中,他们很难做到处处细心不马虎。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三点,1.让学生明白马虎的危害; 2.养成做事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3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克服马虎毛病意义和价值,也有信心去改变。 课堂上我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配合故事、乐曲、游戏等,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马虎的危害大,如果克服了这些毛病,学习成绩提高了,坏习惯改掉了,老师和家长都会夸奖自己的。好习惯的孩子人人夸,好习惯的孩子更自信。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好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不足之处:1、应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