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教学案例研究的三种指向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8-03-19 10:46:01   点击数:

教学案例研究的三种指向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5期 作者:陈大伟  
  内容提要:教学案例是蕴含教学问题和疑难,或者能提供教学启示的教学故事,教学案例的价值实现依赖于对案例中问题、疑难和启示的研究。以学论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定位和依据。对效果理想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要发现达成理想效果的手段和方法,从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教学策略;研究不理想的教学案例,要找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重建;研究存有疑惑的教学案例,既要“入乎其内”地理解,又要“出乎其外”地超越。
  关 键 词:教学案例 案例研究 以学论教 教学重建
  对于教学案例,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笔者认为:(1)就其结构和作用,案例和寓言具有某些一致性,“寓”是寄寓、放置,“言”是人生道理,寓言就是寄寓着人生道理的故事;教学案例就是蕴含教学问题和疑难,或者能提供教学启示的教学故事。(2)就其来源,寓言大多来源于杜撰,而教学案例应该来源于真实的课堂实践和课堂观察。
  寓言的作用实现依赖于对寓言意义的领悟,教学案例的价值实现依赖于对案例中问题、疑难和启示的研究。就教师的专业实践和专业成长而言,缺乏背景、故事支持的理论学习可能枯燥和难以实践运用;但仅仅停留在知道某一案例中故事的表层学习可能“当时热闹,过后忘掉”。避免“过后忘掉”,案例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跳出来,通过对教育问题、疑难和启示的研究,去把握更上位的教育实践方法、教育实践原则和教育实践伦理。
  追求有效教学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以学论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定位和依据。从学习效果出发,我们可以把教学案例分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的案例、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案例、当下效果存有疑惑的案例。对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目标指向。
  一、从效果理想的案例中发现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效果理想的案例可以借鉴和模仿,但如果缺乏深入的研究,盲目的借鉴和模仿就可能东施效颦、南辕北辙。德国教育家布雷津卡认为:“教育行为只能在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教育科学并不只是一种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是一种分析目的和手段的科学。”[1]对效果理想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达成理想效果的手段和方法,从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教学策略,通过从“个”到“类”、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和概括,解决好案例知识“远迁移”,在更大范围内借鉴实践的问题。
  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
  生物教师马老师刚一进教室,学生就大笑起来。原来黑板中央挂着个吹得胀鼓鼓的猪膀胱,旁边还写着:“请讲讲猪尿泡是怎样割下来的,有什么功能?”马老师没有气恼,只是静静地说:“这位同学用生动直观的方法提了一个生物学问题。看来这位同学对解剖学很感兴趣,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我不以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说不定他还会成为一个解剖学专家呢。不过,大家笑也是有道理的。提猪尿泡的问题就挂一个猪尿泡,这是完全没必要的。难道提出关于人脑功能的问题也要挂一个人脑吗?”马老师接着说:“敢于提问很好,但这个问题现在还不该讲,过一段时间我们会讲这一问题的。到时候希望提问题的同学能认真听。”下课后,一个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2]
  “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这里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对于这样的案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师个人魅力、能力、效果的赞美和欣赏上,因为这样的欣赏和赞美只是一种临渊羡鱼。研究意味着要“退而结网”,要从效果理想的案例中发现教育实践的启示,从中找到达成理想教育效果的方法,获得为我所用的实践策略。研究这个案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面对教学意外:(1)对于学生的恶作剧(或者挑衅)不要气恼,要接纳学生的不成熟,理解他们的淘气(甚或是恶作剧的)举动(2)要尽可能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善意解读学生言行,找他们值得肯定的言行加以肯定;(3)对不合理言行,教师要尽到教育和引导的责任,教育和引导时又要具体而有针对性地指明学生的错误;(4)要说明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要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合理要求、意见的重视和尊重。
  二、对不理想的教学案例研究原因并进行教学重建
  对效果明显不理想的教育案例进行研究,需要找准原因,并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重建。
  笔者曾经观察一节小学数学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题目,然后在四个大组中各找一名同学演算。同学演算时,其他同学无事可做,有的开起了小差。老师一看,问同学们:“你们组的代表在做题,你们该怎么办?”同学们说:“给他们加油。”老师不假思索:“对,大家可以为本组的同学加油。”同学们一下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紧张带来压力,四位同学有三位做错了。老师另找四位同学检查,又有两位同学不知道什么地方错了。老师很生气:“刚才在干什么,这么明显的错误都没有发现?”这两个同学低下了头……
  围绕这一现象,笔者与执教老师有这样议课交流:
  陈:“某老师,两位同学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你想过没有,原因是什么?”
  执教老师:“当同学们在黑板演算的时候,他们在开小差。”
  陈:“我注意到他们在喊‘加油’,当时他们的心思都在这上面了。”
  执教老师:“看来,我不该批评他们。因为‘加油’是我要求的,他们在按我的要求做。”
  陈:“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执教老师:“我觉得课堂上太冷清,下面的学生没有什么事做,不是说让学生动起来吗?我觉得喊‘加油’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陈:“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我很赞成。问题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应该是智力活动还是体力劳动?”
  执教老师:“我是教数学的,主要还是智力活动吧。”
  陈:“对呀,只有肌体运动没有智力活动是达不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如果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智力活动中,你觉得在这个环节可以做出怎样的调整?”
  执教老师:“我想,是不是可以让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做一做黑板上的题,然后让他们对比自己和那四位同学的做法?”
  在分析和研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时,要尽量避免归因于学生——“他们在开小差”,因为仅仅在学生身上找原因,不仅无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而且可能使老师对学生不再信任,甚而可能恶化师生关系。事实上,学生不理想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或多或少都和老师不合理的教学行为有关,教师不能讳疾忌医,而是直面问题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准了原因,教学实践的重建才有可靠性。
  “如果思维不和提高行动的效率结合起来,(不和增加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思维就是有毛病的。”[3]作为实践者,教师研究教育案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认识和理解教育案例,而是从案例中获得实践性知识,用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改善未来的教育实践,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过程就是教学重建的过程。这里的教学重建不仅包括教学行为的重建,而且包括教学观念的重建(比如,对“让什么动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观念变革;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大多和教师教学的不当有关),以及教学思维方式的重建(比如,出现不理想的效果后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针对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研究要特别关注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建,可以说,教学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重要和根本。
 三、研究存有疑惑的教学案例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对于一时看不清楚效果、存在疑惑的教育案例,案例研究要充分理解案例中的行为,批判性地认识案例中当事者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要“入乎其内”地理解,又要“出乎其外”地超越。如下例:
  在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一位读书很有感情的同学鼓掌。等掌声停下,这位老师却对同学们说:“对不起,我忘了给大家说,我的课堂拒绝鼓掌,请大家不要在我的课堂上鼓掌。”班上的学生表情不一。
  授课教师的做法让人不解,对这种让人不解的案例我们不能囿于成见而简单地进行肯定和否定,而是要先以“空杯心理”去“入乎其内”地领悟上课教师的行为。在这里,领悟的对象不能停留在具体的行为上,行为蕴含理念,更重要的是领悟行为背后的价值和理念:“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一般来说,对课堂上的鼓掌找问题,我们可以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课堂上的掌声往往只为优秀的同学而鼓,相对落后一些的学生可能始终无法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这会使那些得不到掌声的同学丧失自尊和自信,课堂上的掌声形成了马太效应,扩大了学生与学生的差异;经常获得掌声的同学还可能看不起没有得到过掌声的同学。并由此可能出现对立,这样的鼓掌导致了课堂上的分层。其次,课堂上的掌声很多时候只是为结果而鼓,读课文读得好,“棒棒棒,你真棒!”回答问题精彩,“行行行,你真行!”……由于没有对受鼓励的具体行为的说明,被鼓励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其他同学没有从中得到努力和成长的方向指引,也不知道可以从中学习什么,这样的鼓励价值不大。理解了这两点,我们就会进一步理解执教者的用心。
  在“入乎其内”尽可能理解上课教师以后,我们又要“出乎其外”,“出乎其外”的方法是对自己原有教法和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超越。比如可以进一步研究这样的问题:“怎样更合理地通过掌声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由此我们可能形成这样的认识:不能为先天因素的差异(比如智力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而鼓掌,可以对后天的努力和成功的方法鼓掌。比如,我们不能因为某某的答案精彩而鼓掌(这可能使某些智力相对低下的同学得不到掌声),可以为他获得这个答案所付出的努力和采取的方法而鼓掌。在鼓励和奖励时,要把鼓励和获得奖励的原因结合起来。推而广之,鼓励和奖励这样,惩戒也应该这样。课堂上是可以惩戒的,但惩戒的对象应该是后天的违规行为,不能针对先天的能力水平实施。比如,对于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如果是因为能力不够、不能完成,我们是不能批评的;如果是因为不做作业,学生不承担学习的责任,我们就应该批评教育。这样的批评教育是促进他们进步,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任。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郝文武.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论近年来我国关于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2,(10).
  [2]郭启明,赵林森.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34~135.选用有删节.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