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美术 > 美术教研

读书笔记之途中思考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17-12-26 09:39:02   点击数:

读书笔记之途中思考
 
       在高铁上,再次阅读中国画论名篇,感悟深厚。
       “
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
       
郭熙《林泉高致》中此语道出中国美术之精髓。随想,尹少淳老师2012年提出的在儿童水墨教学里的骨法用笔,写字的笔划起来的感觉,我们的美术教师是否下点功夫去教给孩子们一些呢?
       “
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画学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乃其三远说。如果人们仅仅将此定位简单的技法(构图原则、或者按照西方科学透视学理解),那就太浅薄。三远与郭熙独特的美学境界紧密相关。远的境界、远的空间,都表现了一种生命境界,化有限为无限的心灵体验。
       “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童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人们对于李贽的《童心说》是否理解?美术教师以及真正的美术家(艺术家)是以是否有童心为检验标准的。原初的、清净的童心乃真心。真在李贽的眼里是一种价值判断(取向)。李贽曾以画工化工来区分人工与天然之不同,天然,自然,应该为艺术之本。天然与自然应该为儿童美术之核心。
       
曰: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桡矣。
       
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
       
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
       
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
       
《笔法记》作为荆浩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美术史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他提出的的本质区别在于,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是一种苟似则是图真只是得到外在对象相貌上的形似,而则是万物自身存在而造型,是一种感悟后真性情的表达。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小孩子的造型表现,美术教师究竟取其还是求其者之感,是一位美术教师最起码的教育思想支撑下的教学设计思路。因此,研读中国画学著作,反思当下的儿童美术教学,可以说甚为重要。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