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破罐子破摔”说不!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7-12-25 09:44:00 点击数:
向“破罐子破摔”说不!
——读《学校会伤人》有感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张楠楠
《学校会伤人》,这本书非常精彩,直击时弊,这里的故事切中要害与充满张力——它们既脆弱又强大,既痛苦又坚韧。这本书让我们悲伤与学校里笑声和机会的缺失,哀叹学校中徘徊往复的痛苦和伤感,嘲笑那学懂的荒谬,更让我将目光探向那一群或胆小内向、或暴躁敏感的群体。他们看上去不同,却正在做着同一件事,他们正打算——破罐子破摔!
破罐子破摔:指对做错了的事或做了错事的人不是积极改错、补救,而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甚至自暴自弃了。它也是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待进生,通常是因为其中的“一扇窗户”导致学习、纪律、卫生、心理等多方面产生问题,而其本人、家长、同学、甚至是老师都也极其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和做法。学校的学习、纪律、评价等的标准或许已在无形中伤了他们,他们得不到支持,就又在这种循环往复中加深了伤害。
孩子,不要丢掉自尊心
班上的小曲是个典型的“二皮脸”,上课笑、下课笑、一被批评更爱笑,不仅自己笑,还看着同学笑,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笑,不是好笑。有次家长开放日,班级大部分家长都坐在教室后面,孩子们都想在自己的爸爸妈妈前大显身手,可他,却被科任老师点名批评了。那天,他不太一样,只见他脸先紧了一紧,表情难以名状,停了一会儿,随后又和往常一样笑了两声,但脸色明显难看了许多。再后来他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我打心眼里同情他,也因此知道他还是有自尊心的。课下我找他谈话,表示了对他之前行为的理解,无非是长时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以另外一种形式吸引师生的注意,可这种行为,是得不到大家尊重的,只会把自己变成滑稽的小丑。我告诉他——无论如何,请不要丢掉自己的自尊心,因为他值得被尊重。
之后的语文课上,我更加关注他,并肯定他好的做法,他也很认真地听,积极地回答问题。在一次日记交流会上展示了有真情实感的片段,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本学期开学的语文作业,他工整书写,努力完成,几次都是全对;虽然他还是很多字练不会,很多题不会做,但起码能看到他的努力,我就很高兴。
老师,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我班大胖性格冲动,脾气暴躁,可与他内心却十分脆弱。有次语文课上,大家都在奋笔疾书,他抬头观望。我看他,他看我,不说话,也不动笔。我走过去,他以为我要批评他,身子靠在墙上,一脸的抵触。我问:“病了?不太舒服?”他愣了一下,说:“今天胳膊有点疼。”我让他休息吧,等好一好再写,他却说可以坚持,那一节课没说别的话,写得很认真。中午他回家同样对妈妈说胳膊疼,他妈妈说他说装的,结果儿子又哭又闹,说家人不关心他,中午一个字没写。
高年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是比较敏感的。当看到他们出现不一样的行为时,我的做法是首先排除他身体上的不适、心理的不愉快,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的时候看到学生犯错,我也很生气,但批评过后也会再跟他们说一说,这样的错误对他们本身有什么影响,只要他接受了,他就肯改。
家长,也需要被表扬
给家长一点肯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以前我是这样——学生纪律不好,向家长反馈;学生跟不上进度,向家长反馈;学生有啥有啥问题,赶紧让家长知道。后来,我才满满地发现,其实家长接到这样的来自老师的“关心”,心情有多糟糕,尤其是后进生的家长,如果每天都听到来自于学校的负面消息,他慢慢地也会麻痹,也会对孩子学习、纪律等方面“破罐子破摔”。
而且,当了孩子妈妈之后,我好像也能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当孩子出现进步的时候,我也不忘给家长发一条微信,表扬孩子,也肯定家长的付出和努力;有的时候即便这个孩子没什么改变,我也会发一张学生在校学习、读书的照片,表示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如果在网上还是书中看到了有关家庭教育的好点子,我也愿意分享,但那种言论上特别偏向于老师的,我就会摒弃掉,以免家长因不理解而产生不满情绪。如此这般,大多数家长还是愿意配合老师工作的。
我对这些孩子的要求不高——尽力就好,能进步一点是一点;我对他们总是更多的关怀——因为无需多说,他们已在学校里受到了伤害。我常常在班级里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让老师看到你的努力,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他们自己不被心魔打败,不因学校那一套简单的标准而受伤,他们在生活中会一直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