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7-12-08 15:18:34   点击数:

【摘要】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还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为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Flavell1985)。也即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定计划,自定步调,自我调控,自主选择媒体和资源,自我评价,应该是一种意识观念和行为控制上的自主。通常情况下,自主学习是以“外显的”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出现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使得学校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埃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2    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教育应该“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在学校中,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这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3    自主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变为自主活动时,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人的发展,所以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4    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自主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取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从而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在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中,学生的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5    自主学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个性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个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能力,个性的发展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说自主学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教育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传统教学中,学生因为条件与环境的制约不能发挥其自主性,不能进行自主学习。而今,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1、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情境。在教学中,这种多媒化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多感观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2、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如光盘、磁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这种学习方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Internet搜集大量相关课题的学习资料,然后将资料整理好放在局域网中,上课时,对于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这些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最终自主性地解决问题。
3、网络上开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性的实现奠定基础
利用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确定学习进程,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老师甚至专家进行交流,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性。
4、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和个性化的,但自主学习不是一种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学习。它首先需要学习环境中有组织良好的反馈系统,以帮助学生做出自我决策。同时,它需要学习环境提供促进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的手段、策略和氛围。网络上丰富的交流工具,如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使非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使学生可以克服心里障碍,畅所欲言。为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提供了更多机会,以便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使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都有提高,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如何真正实施自主学习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而且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教师不能只把网络资源当成是备课寻找素材的来源,也不能仅把计算机当作教师粉笔、语言功能的延伸。而应把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笔和纸,最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在解决问题的条件下实现的,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认为,构成问题情境的成分主要有三点:(1)问题情境的核心成分是新的、未知的东西,是为了正确完成任务而应当加以揭示的东西。(2)能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欲望,诱发探究行为。(3)要考虑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包括学生的创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这点非常重要,问题情境最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让学生伸伸手就能够到桃子。太容易的问题情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过难的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必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创设一个适中的问题情境。而且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适当的启示。
3、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有了深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体验,下一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就是要有自学的问题与资料,磁盘、光盘、网络等信息媒体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条件。这样学生便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来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索。在自学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到BBS上或设计成电子文稿发布到网页上。
在学生的自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步骤,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对碰到的困难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解决,使学生真正自主性地学习。
4、组织讨论,及时总结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会有许多新的认识,也可能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要及时组织讨论,将新认识进一步分析整理,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对于没有找到正确答案的同学或找到错误答案的同学,要力求通过讨论使他们有正确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补充,培养学生自主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艾修永.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化学习.山东电大学报.2002-1
[2]成尚荣.校园e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3]唐剑岚,胡建兵.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网络环境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03-6
[4]陈晓慧,李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中国电化教育.2000-4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