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美术 > 美术教研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17-06-22 09:30:37   点击数: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才能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讲究教学语言艺术,优化学生情感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还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熟悉小学生的语言,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要及时给予解释。例如,很多小学生对于“横线”和“竖线”不太理解,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老师站着的时候就是竖线,老师躺下的时候就是横线”,通过这种形象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语言习惯进行讲课,由于儿童心理年龄较小,他们喜欢听带有叠字的语言,如: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等,这样的语言描述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将画画过程变成一首儿歌,让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例如,对于“小鸡”的画法,教师可以将其总结为一首儿歌:“鸡头画小圆,翅膀画半圆,眼睛随着头部转,小脚画两边。”在教学生画大象时,可以这样设计儿歌:“圆头方耳柱子腿,小圆眼睛扇子耳,三角牙齿伞柄鼻,腿壮趾宽尾巴短。”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充分发挥教师机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没有准备材料或材料没有带齐的情况,一旦遇到此类情况,教师就会手无对策,教学工作就不能正常开展。那么如何才能灵活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呢?其实,这些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寻找事物的相同之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别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需要彩色纸的时候,如果学生忘记带彩色纸,就可以使用彩色笔自制彩色纸,这样既可以解决材料的问题,同时学生画出的彩纸会更具有个性,还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再例如,当学生没有带剪刀的时候可以用手去撕纸,这样会提高教学的独特性,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另外,如果有的同学没有带材料的话老师可以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完成,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创作能力,同时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协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达到提高教学灵活性和有效性的目的。除此之外,要发挥教师机智,就要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制作的作品作为奖励奖给表现最好的同学,如此一来,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就会被带调动起来,积极配合老师,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其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三、发挥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形象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搜集更多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提高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学习泥塑、雕刻、折纸、剪纸这些内容时,老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地方民俗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唤起学生创作意识,丰富学生审美经历,让学生创作出更多丰富的作品。此外,多媒体技术具体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其形象生动的表现特点,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动为静,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变深为浅,化繁为简、知情并重,声情并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现代化教学的目标。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小学美术老师要不断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寻找高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