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终身学习力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7-05-19 16:00:03   点击数: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意见,核心素养成为后课改时代的靶心。何为核心素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解释。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核心素养所指的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其背后的东西。有人把核心素养解释为全面素质教育全人教育

核心素养一定是要指向的,否则就谈不上核心

核心素养的判定设定了五条标准:第一,普遍基础性;第二,持续影响性;第三,后天可发展性;第四,内化综合性;第五,非先天禀赋性。

符合这五条标准的素养只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性能力,以自我定义情绪感知及管理能力为主,我把这类能力称之为的能力;一个是人的理性能力,以探究意识及系统思考能力为主,我把这类能力称之为。因此,我把关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解为关注人核心素养的教育。而心智水平是影响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及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必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也就是为发展学生的心智而教,也大体可以说是为发展学生的学习力而教,为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而教!

二、必须告别传统教学观的三个现实理由

第一,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互联网+”突破时空藩篱,早就把信息不对称这个概念击得粉碎,各类知识浮在云端,浩如烟海,随时可查,随处可查,知识的搬运工越来越不好做了。另外,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知识的折旧也越来越快

第二,问题解决与创新虽然离不开知识,但并不是仅靠已有知识的简单拼凑,而是靠思维能力。

第三,即便仅从学习成绩这个维度来看,可持续的学习成绩也是来自学生的学习力而非知识灌输的数量与次数,因为学习不是体力活。

三、如何构建“学习力教育”的多层体系

1、宏观层面的战略指引

教育局主管领导必须要高瞻远瞩,对社会发展趋势有预见力,对教育本质问题有洞查力,将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学习力设定为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把帮助学生实现乐学、恒学、慧学(智慧地学习)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并积极地、持续地推动这一战略性工作。

2、中观层面的课改实践

校级主管领导必须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理解学习力的培养,并积极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突破课改瓶颈,落实课改理念,构建以发展学生学习力为核心目标的绿色生态课堂。

3、微观层面的课程构建

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课程的思维含量,构建让学生爱思考、会思考、用思考、享受思考的思维型课程。

四、发展“学习力教育”的技术创新

技术大体分为五类:

第一类,心理发展技术。主要包括:正向激励、冥想训练、NLP(神经语言程式学)、萨提亚模式、催眠治疗、五维人格测评等;

第二类,思维发展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导图、思维建模、六度思维品质提升训练、基础逻辑能力训练等。

第三类,高效记忆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力训练、全脑记忆术等。

第四类,教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可视化教学系统、微课程制作、未来课堂构建、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

第五类,家庭教育技术。主要包括:智慧家长课程、翻转课堂支持等。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