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转载]未来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7-04-24 14:56:37   点击数: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一定要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聚焦“核心”

中国教师报:“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词,可能会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您对此怎么看?

秦春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所以,我们要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陈如平:提及学生核心素养,我们要思考:到底要发展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谈到: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应该使每个人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著名教育学者顾明远先生曾发表文章,提出“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的观点。但目前来看,有些教育仍然深陷“高耗低效”的“体力型教育”泥潭,呈现出高消耗、低产出、粗放式、欠科学的特点。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一定要消除各种不讲科学、违背规律的反教育行为,要加强学校的竞争力,迎接教育的3.0时代;立足学校自有优势,整合已有经验和做法,让学校有人性、有故事、有温度、有美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具体研究学生,探究他们的政治角色、社会责任、人性品格、素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成长的潜质和可能性。

郭文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信息化素养的养成。作为新时代原住民的这一代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变化,可能更适应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进行数字化学习。这意味着,将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切片化后,按照学术的标准教给学生。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流程,还是学校管理流程,都会为新型学校的模式进行调整和重构。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新技术支持,利用各种各样的自动传感器,记录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新技术所带来的变化,使新模式和新理念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割裂。所以,要搭建起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的桥梁】


与学生生活关联

中国教师报:关于核心素养有许多理论,但关键是如何落实到实践层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秦春华:现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大。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虚伪性。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大大地写在学校的标语中,挂在墙上。但尴尬的现实是:学生成绩提高一分,就能干掉千人。

在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是重点内容,但如何培养呢?如果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能培养出来吗?教育要有场所、情境、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很难单纯从课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当然,学生也会参与社团活动等所谓的“第二课堂”,但仅靠社团活动,仍欠缺系统性和稳定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吴震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关注环境建设。以前的学校基本上是冷冰冰的混凝土建筑,很难赋予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感的内容。现在,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客观上要求学校的建筑与教育理念、学生生命和人性关怀紧密结合,这是以前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我们试图结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校园定制设计模式,核心也是为了通过校园设计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中国教师报:如何搭建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桥梁?

秦春华:反思过去的教育,我们常常以灌输方式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这样的弊端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割裂开来。思想政治课通过灌输式教育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却未必能够进入学生头脑。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学术的方式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呢?我看过《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读后受到震撼。通篇并不是常人想象的讲理论,而是告诉你高中如何开展通识教育,以及对民主社会的共识,要求学生去讨论、去辩论、去分析。所以,我们不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自己的意识中,形成对这个问题的认知。

再如,我们讲国际化,但国际化仅仅是指学生到美国、欧洲去游历吗?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都发生了什么?所以,要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必须开设有关国家文化和文明的课程,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全球视野。

吴震陵:我想从校园设计方面举个实例谈谈想法。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是我们主创的,当时想法是要让北大精神在学校延伸,在建筑设计中渗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民主科学的理念。所以,要建设一所好学校,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才能随“心”所欲,让学校成为培养完整人格公民的场所。为此在教育建筑设计专业化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体现办学理念与文化传承;通过求是创新,大处着笔,真正形成有品位、开放式的建筑,更好地顺应未来学校建设的需求。结合校园设计,我们为了打造“江南燕园”的精品,总体布局再现北大的精神和传统,朱红大门、小未名湖、博雅塔,随处都能见到北大的影子,还有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的美好视听感觉,让学生快乐地徜佯其中。另外,学校的建筑群以组团形式呈现,所有的实验室、普通教室、体育教室、图书馆都在一幢楼里解决,能便捷地让学生到达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我认为,教室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生活场所,是教学行为最为基本的空间载体,应该以方便学生、利于交流为原则,让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


 

【以核心素养为理念,学校要设计整体育人模式,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人】


再构课程体系

中国教师报:课程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对我们的课程建设会带来哪些变化?

陈如平:以核心素养为理念,学校要设计整体育人模式,建构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通过自下而上的点上突破,整体推进,总结提炼。

郑彤: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在2014年创办之初,确立了“传承北大精神,回归教育本真”的办学理念,以及“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培养‘德才群美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校邀请北京大学、中国教科院及国内外教育专家联合组成课程研发团队,借鉴并融合IB国际课程标准和框架,形成传统文化教育、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北大红船品格课程、以探究为核心的超学科主题课程、STEM核心素养课程、生活即教育、运动与健康、才艺与审美等8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做全方位准备。

郑巍巍: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皆课程,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学校的核心是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人。作为校长,我提出了一个基于儿童可能性召唤的育人方程式:m+n=∞。即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教学实施包括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课时安排包括常规课时+长短课+微课+联课;师资队伍涵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空间维度包括模拟+现实;活动场所包括校内+校外……最后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让学校真正关注儿童。

具体到课程建设上,我们在国学馆、戏曲苑等特色教室打造了“最课程”的环境文化,应该说,学校的课程群比国际文凭组织的中小学阶段课程更适合学校需要。

中国教师报:我们知道,目前中国有200多所学校参与了IB国际文凭课程的实践。那么,我们在IB课程建设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姜艳:IB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课程的简称,开设这类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善于交流、懂得关爱等。而在学习广度、批判性思维方面,IB课程比同类其他课程要更加注重。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IB课程在课堂怎么实现?我们注重全人教育,在课堂和课外都善于探究,通过6个超学科主题,包括“我们是谁、我们身处什么时空、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组织自己、世界如何运作、共享地球”等,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态度,提升技能和行为能力。


 

【如果核心素养不容易被量化评价,也不能在大学招生时体现,就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而流于形式】


评价应及时跟上

中国教师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对评价体系产生影响。如何在评价中考量学生的核心素养?

郑彤: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实对未来教育及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仅要对学生当前的教育负责,更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不仅要培养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更要适应并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通过中外资深校长联合治校,选拔拥有国际视野、现代教学理念的中外籍优秀教师任教;在硬件设施上,引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导入北大建筑元素,希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环境,并用新的评价体系引导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育人方式。

郭文革:确实,以往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人才选拔的主要依据,是单一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选拔机制已经带来不利影响。比如,两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都是85分,但通过大数据显示,尽管他们的分数完全一样,但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并不相同,根据这样的数据分析,我们在后续跟进性教育方面的补救措施会更具针对性。另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高考成绩,几乎将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太多的人生乐趣。而基于大数据评价机制,我们期待可以在学生的天资禀赋和教育结果之间作出最优化选择,既不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乐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看好大数据带来的前景。

今天,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文化人,标准已经从原来的能读会写大大拓展了。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会写,很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文盲。比如,以前我们只需要读图表和文字,现在要有视觉阅读能力,如TED视频等。学生在信息化时代要学会:重构数字内容,要有视觉化表达方式;进行思维建模,要把大问题化小并进行重构;搜索信息并进行甄别和评价,提升社会-情感数字素养等。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能力等。

秦春华:目前,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知识可以通过考试评价,别的都只能进行主观评价。如果核心素养不容易被量化评价,也不能在大学招生时体现,就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而无法得到落实,流于形式成为纸上文字。其实,对于如何量化评价的问题,美国三大考试机构对新一代测评技术的开发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如美国大学理事会所做的大学先修课程“顶点”计划,学生的多角度素养可以通过量化工具来测评。再如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不仅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对考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测试。这一体系针对学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进行量化测评,目前已完成心理学基础理论工作,正在设计操作层面的模型和技术。还有美国的OLIN COLLEGE课程新实验,典型特征是打破过去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现状,师生可以共同就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开发,一起参与讨论和设计课程,聚焦“到底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所以,评价体系的改革还要靠一个个学生、一个个课堂、一所所学校,尤其要重视大学和中学携手合作。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