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探索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7-03-20 08:52:00 点击数:
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探索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缺少现成的教学方法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因此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 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灵魂,没有科学的教学观念就不可能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实现培养目标。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新兴基础工具课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更新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1、要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基础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计划、目标体系、认知结构、评价方法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又是一种技术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工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普及与发展,必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得力工具。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双基”的落实,要大力挖掘素质教育的潜能,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突出创新教育,激发探究性。
信息技术课程有自身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假设构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开拓创新,激励学生探究新知,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强主导性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游戏厅、网吧的出现,对初中学生影响不断增大。对初中学生开展计算机文化教育,用先进的文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已刻不容缓,只有让学生树立吸收先进文化的意识,才能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利用教师的权威性主动进行言传身教,掌握计算机文化教育的主动权,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促使学生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地获取、传播,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上信息,这样上网吧玩游戏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指导学生利用网吧为学习文化知识服务,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4、要实施全面教育,增强自主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普及性质的基础工具课程,虽然目前农村中学机房小、微机少、班额大,往往是两三人共用一台机器,经济条件还不能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硬软件的要求,造成了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平衡。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根据课程计划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全体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需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不能只注意培养“尖子”生,要在“培优”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补差”,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教学受几十年来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大,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过程的状况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依然存在,重教轻学的思想倾向很难克服。教师的主导作用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给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已成为今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本人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成果展示法。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利用现代科研成果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走近Internet"这课时,收集大量有关Internet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的实例,使学生在了解现代科研成果的同时,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顺心,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增强,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
2、教师演示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要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教师必须首先示范操作。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文字信息的处理”这章内容时,课课演示,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模拟训练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非理论性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具体操练,反复练习。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我在教学“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演示法”、“展示法”外,还利用模拟训练法对学生进网络操作的实际演练,例如,我在教学“如何浏览网页”和“WWW”时,利用网络中已安装的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上网浏览网页,学习网上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等。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网络知识又为学校节约了资金,为学生今后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为他们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4、问题探究法。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任务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从小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新的、有效的、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去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或是难于解决的教学困难和问题。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法是一种以学生共同的知识探索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主动进行假设、探索、验证、归纳、解释及讨论活动,教师站在引导的立场上,指引学生主动学习。网络可以为这种学习提供条件和环境,通过各种辅助工具软件,支持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活动,再加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整合环境。例如,我在教“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为鼓励学生更好掌握“双基”,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上网下载资料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文化课程。进而要求学生利用下载的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课题”制作一张漂亮的板报。通过实践,使同学们更加熟悉文字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锻炼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打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