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美术 > 美术教研

关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16-12-29 15:22:35   点击数:

关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区、各学科的专家、教授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反复地实践,创造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辅导法,合作学习法,尝试练习法,研究发现法,任务驱动法,等等),其目的就是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他们既没有重大的发明,也不可能有特别的创造,如何在日常的课堂中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的途径中尝试。  
一、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精心备课  
教师备课通常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学生情况的了解,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板书的设计,对教具(学具)的准备。一堂经过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和全面准备的美术课,教师上起课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程流畅,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反之,你的课堂教学便可能是松散的、零乱的和低效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目的要求也可能无法实现。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美术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要精心备好一堂美术课,美术教师就必须:      
1. 加深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
对美术教材的分析应从四个方面着手:(1)了解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2)了解这些内容是在哪些知识基础上学习的?与什么知识有关?它在整册教材中或对整个小学(甚至是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处于何种地位?有什么作用?(3)了解教材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4)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的关键是什么?对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学具准备的现实条件等。  
2. 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板书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设计。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教法适用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对象,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对概念性知识(好象美术课中的透视规律,色相,色彩明度和纯度的认识等)的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事物的观察、分析和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区分;又如,在古典名画欣赏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画作,让他们从那如痴如醉的乐曲声中进入到迷人的梦幻般的画境,然后尽情地感染图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  
教学环节安排主要是对一堂课中主要教学步骤的研究与设计,它包括教学步骤的安排和时间的分配。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一堂课中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确定的教法对教学程序、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和合理分配。  
美术科的板书内容,一般有课题、概念的定义、作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步骤等内容,它包含文字和图示两个部分。板书的内容要求是:文字精练、简洁,通俗、易懂,并能突出教学重点;图示应能准确地反映知识的规律、凸显事物的特征。  
3.对教具(学具)有较充分的准备。
教具就是教学用具,包括教师的教具、用品和学生的学具、材料。美术课中,教师的教具、用品主要有:图画纸、范作、图片、笔墨、颜料、投影器具和多媒体器材等;学生的学具、材料包括:作业本(纸张)、笔墨、颜料、橡皮泥,以及其他材料。教师的教具、用品要在上课前备好,学生的学具、材料也应于前节课下课时或课前半天通知他们准备。  
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二——激发兴趣  
美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你所教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有:  
1.通过奇异、有趣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奇异、有趣的新课导入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有了兴趣,从上课的第一分钟起便能以饱满的热情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便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美术科的新课导入,可通过图片、音像或美术范作的观察欣赏导入,也可通过游戏活动或儿歌、谜语、故事启发联想引入,还可通过制造悬疑、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或矛盾冲突等进入新课,…… 。  
2.通过生动、形象的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堂中,通过各种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相和多媒体等)的演示,不但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课本内容具体化,让静态的图示步骤变为动态的教学示范,还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消除学生的厌倦和疲劳、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  
    3.通过优美、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节目为什么那么真切、感人,因为它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专业演员表演的相声为什么能吸引众多的观众,因为演员有精彩的表演艺术和幽默的语言技巧。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不能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口语化,不能在课堂语言中注入一定的生活韵味,那么再好的教学题材也将变得平淡一般,再丰富的知识内容听起来也会枯燥无味。美术老师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做到抑扬顿挫,通俗易懂,并富有一定的情感和节奏感,要善于将枯燥的知识概念生动化、形象化,并通过自己风趣、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如临其境。这不但能营造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巩固儿童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三——直观演示  
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形象、具体、直观逐步向抽象过渡的。一些用语言表述较为抽象的技法知识(如:国画教学中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调配技法等),仅凭老师的口头介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教师能够边讲解边进行直观的演示(示范),学生在边听、边看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和尝试,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国画课指导学生用笔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介绍“中锋运笔: 笔管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而不进行现场的示范,即便是你的口水说干了,嘴皮磨破了,学生仍然是茫然无知、一头雾水,但如果你能边介绍边示范,不费你的吹灰之力,学生便恍然大悟了。  
美术课要因材施教,美术课堂中技能、技法的演示也要适时、适材(适合教材的内容),不能为了演示而演示。如果对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或对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的演示(示范),则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还将有碍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四——讨论质疑  
美术课堂中的讨论和质疑是学生对新课理解与掌握情况的现场反馈,它包括:师生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研讨、学生对老师或课本结语(结论)的质疑、师生对作品的评价三个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师生质疑、讨论的契机,更多地收集和了解学生对你所教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的信息,并通过相应的对策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疏漏与不足。  
在组织讨论与质疑时,美术老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鼓励学生积极研讨老师设定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可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等方式进行研讨,学生确实解决不了时,再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研究解决。另一方面,要耐心聆听学生的意见(那怕是错误的意见),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要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享受到集体学习和共同讨论的快乐。通过这种集体讨论和师生面对面的质疑,不但拉近了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对小朋友们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