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16-12-27 09:40:33 点击数: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模式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生的创造能力?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闭目想象,为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石。
三、开展美术作品展览和绘画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教学想象 创新思维 创造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呢?我想从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入手,结合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说一说在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挖掘、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美术课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之一,就是美术既可以按色彩学、透视学等理性的原理去表现物象,亦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更深刻地触动、感染观者,使创造的形象更加生动完美。因此,我觉得要建立民主、各谐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学不该形成某种定式,它更适合在探索、讨论、活动、实际操作中进行,而要采用这种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不可缺的。只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感到宽松、和谐,不至于觉得压抑,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美术新课程标准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我们的任务是刺激并引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我们在指导学生绘画时应充分理解他们幼稚、单纯、好动、爱幻想的天性,决不能用成人的经验或眼光来规范和评判学生的画。如大部分学生画的画添加背景,都是上面是天空,天空中有太阳、白云、要不就添上几只小鸟,下面是草地等等,千篇一律。这都是我们老师将自己的经验有意无意中灌输给学生的结果,造成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作品。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打破自己的审美习惯,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学生,学会理解和欣赏学生绘画中特有的夸张、拟人等特点,鼓励学生有自己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想法,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比如,我在讲《我在空中飞》一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一段《空中飞行物》的短片,把学生带进了天空和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看了这个短片有什么感觉?”学生:“我好想飞起来” 。“我想和好朋友一起飞上蓝天” 。“我想和爸爸、妈妈飞上蓝天”,“我想坐着热球飞上蓝天”,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我在空中飞”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我飞上蓝天的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开始画的时候,我提出要求:学生不要临摹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极致。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内容不同的作品画了出来,到最后评画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了一幅空中飞行图,孩子们开心极了。
尊重和理解学生,使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投人到学习中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释放自己的最大能量,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前,我让上节课表现好的组的同学们自由结组,这样在课堂上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用真诚的、赞赏的目光接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闭目想象,为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石
创造之父奥斯本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我们大家也知道,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孔雀翩翩》这一课时,我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让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变成了一只小鸟,飞啊飞,飞到了孔雀乐园。来看美丽的孔雀了。有时候在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总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一般都是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每一节课在作业时,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在课上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的分析,从画的表现手法分析,学生就会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一开始,我的一些学生不敢用一些深的,重的着色,后来他们的思维开阔了,用色也非常的大胆,构图也很大胆。在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时,他们的想象真是地奇特极了。大和小比较着来画,小人国人爬着梯子到大人国的鼻子上玩耍,大人国的杯子成了小人国小人的游泳池;大人国的人表现他们的大,孩子们大胆地只画了半个身子把他们画到画面外面去了,见到这样作品,我都很高兴地赞扬了他们。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三、开展美术作品展览和绘画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火花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和绘画大赛
可以将学生有创造性的作品收集起来定期举行展览,或者让他们参加一些绘画大赛,让学生收获付出的果实,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和青睐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事实证明,当一个人的成就一旦得到社会的承认,心理上会得到慰藉和鼓舞,创作心理处于积极状态,创造力得到超常发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连锁反应。
(二)及时鼓励,适时指导
及时鼓励,适时指导,是在教师巡视辅导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在任何阶段闪现,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增强
自信,使那一点创造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反之,老师对之视而不见,臵之不理,那么,它将一闪而逝。当儿童有了创造的构想时,教师的职责就是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创造顺利完成。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创造教育方法,使美术教学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欣赏和表现美的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充分发掘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王琬《在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