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教研动态

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三)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6-11-21 14:03:00   点击数:


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三)
三、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上课时先给出本课任务及自学的途径,然后让学生自己上机摸索,完成任务,最后老师根据大家的情况进行详细讲解。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任务驱动法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效果最好,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是先不要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很容易产生畏难以至厌学的情绪,因为他们的基础较差,自学非常吃力,对那些任务不知从何处下手。
2、讲一练一,逐点消化学习法。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两部分,老师在房里讲一个知识点或一类操作,就马上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事实表明,这种方法的效果要比讲一节课练一节课的效果好得多。老师在机房里讲一个知识点或一类操作,就马上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巩固,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大都主要以计算机课程为主,一般一周只有一节或二节课,而中学阶段中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讲一节课练一节课,学生往往在下节上机时已经对上节课的内容淡忘得所剩无几。所以如果能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消化一点就最好了。
3、网络模式下的学习法。
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建立专题学习主页,并进行网上管理。在专题学习主页,可以布置学习与实践的题目,并提供各种需要的素材或参考网址,还可在专题学习网站中发布学生的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及学习动力。另外,在专题学习主页中,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创建分页,并根据对应学习内容分小组整理资料及在自己的分页中发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协作式学习。
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非常有利于学生自学与自检。再说,当前计算机教育参差不齐,据调查,我校大部分班都有近1/4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课本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的问题比较基本,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尚未入门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讲,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针对上述情况,而在传统的教学课堂,由于课堂纪律问题,同学之间很少相互协作互助,再加上当今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很难逐个指导,因此,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变更传统教学课堂,开展小组模式学习就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小组模式学习课堂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教学、学习的组织、协调、监督、反馈,课堂学习模式是:
 
提出问题: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研究性课题,作为学生学习探索的目标。
组内协作互助:学生收到问题后,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小结本组学习情况,提出本组已取得成绩和未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
组间协作探讨:主要是通过各小组的小结,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进一步深化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总结各组和组间学习情况。
成果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前面的学习情况,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
小组模式学习课堂是一种开放、轻松、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高效率的计算机课堂。它能使知识成倍数式传播,是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