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的智慧》,教学反思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6-06-07 08:46:02   点击数:

 

教学反思

辽宁  长海县 刘韶辉

我所执教的微课《家乡人的智慧》,是一节社会调查课。是在前两节课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交流与展示。本课充分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以学定教,以学顺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活动才更有实效。本次教学涉及的内容,是上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定的几个点——我所感兴趣的家乡人的智慧产业,在点上加以探究。我们按照调查主题的不同,共划分了六个调查小组,分别调查——家乡的海珍品养殖,家乡的造船业,家乡的风力发电,家乡的海水取暖,家乡的海水淡化及家乡的屋檐接水技术,这六个体现家乡人智慧的产业。因为调查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所以学生在交流时,积极性是特别高的。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进行调查成果的展示,也充分体现对学生兴趣的尊重。有的小组喜欢实物展示,有的喜欢情景再现,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图片展示等。无论是何种展示方式,只要是学生所喜爱的,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本课,既把学生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又赋予他们开发资源的权利。有关家乡人智慧产业的资料,包括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到实地通过调查,访谈,拍照,画图及网络查找的方式获取的。信任,能让学生走得更远。对于一个刚步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资料的获得,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更让学生在实地的调查中,真切地体验到家乡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达到了本课的目的,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3  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本课资料的交流与展示,基本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明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的资料交流与展示时,我先出示“小组内交流与展示的要求”,明白要求后,再让学生开始小组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活动有的放矢。并且在小组活动时,我要求全员参与,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合作性和实效性。

其次,进行全班的资料交流与展示时,也是以小组为为单位,选出汇报员,到前面汇报。图片展示,则是由小组内的摄影师来完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