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6-05-12 10:41:36   点击数: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对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但要会数学,会数学,更重要会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
    1
、借助图形、实物,培养学生对观察材料的描述能力。新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后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表达。新教材的各章节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数学的机会,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语言表达与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
    3
、借助课堂板演、课外作业规范学生解题的条理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回答问题、课堂板演、课外作业等方面表达的准确性、层次性与连贯性,让学生说具体,说准确、说完整。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关心答案和关键性词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刚站起来只说了内容的一部分,教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和时间,就马上让学生停止回答: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然后教师自己就会帮助学生完成其实学生完全知道的标准答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多关注结果的对错,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规范自身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做学生的表率。
    1
、语言方面要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一节数学课,教材往往只需两三页纸,若照本宣科,只需几分钟,而要将这点素材转化为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好几倍的语言来充实。从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发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设计、回顾、小结,无不显示作为数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功底。靠教师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
    2
、板书要规范。一位教师如果课堂上的板书随随便便,了了草草,那么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所以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时,要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菲浅。
   
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强化数学语言。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课堂。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与同学的想法。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在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从而达到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