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如何备课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6-04-15 14:35:26 点击数: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如何备课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 要求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刻 苦钻研教学内容,全面了解教学对象,周密安排教学步骤,认真探讨教法和学法,备好、上 好每节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 “教” 学生就怎么“学” , , 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 ,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新课程理 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 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 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备课呢? 一、 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 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 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在备教材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 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具体说出某一知识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具体到某一课时,教师 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其次是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再次是掌握教材, 作到灵活运用。总之,凡是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必先掌握,而且要远远超过学 生所能达到的水平。 通过备教材,教师要做到: 1.能分析出教学重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 2.对于教材中设计到的某个教学内容,教师要知道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知道此知 识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什么基础; 3.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保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技能得到提高; 4.能准确熟练操作教材中设计到的教学内容及课后练习; 5.除去教材中设计到的操作方法外,还有哪些操作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教师要 做到心知肚明; 6.会使用教学软件一些小技巧。 二、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 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也应 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 变单一知识 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 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 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 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 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 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 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备学生,教师要做到: 1.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及欲望。 根据这些考虑如何将学生的思想、欲望等配合到教学中。比如学生喜欢玩游戏,那么在 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制作一些有利于帮 助学生掌握知识或开发智力的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上的实际水平。 这对于采取教学方法、 补充教学内容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实际 水平的同时,要对班上每个学生情况有一具体了解。如:谁家里有电脑?谁已经掌握了很多 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谁有条件在课下搜集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等。有了这些了 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主动地投入 到学习活动中。 3.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这对于设置练习、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人,对于周 围的生活是再熟悉不过的。 那么在教学中如能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入到教学中, 学生 的学习兴趣势必会大大加强,学习效果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授《搜索网上资源》时,教师通过课下了解得知,在本地区,大多数孩子家 里都是以种植银杏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便以“银杏”为契机,让学生通 过上网搜索的方法,查找有关银杏的信息。因为这是学生亲身感受过的东西,所以学习起来 兴趣极浓,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使用关键字搜索信息的方法,而且使学 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三、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 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 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 法。 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 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 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 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 的心理。 “教无定法,教必得法” ,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 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 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四、备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 握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 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 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 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 学 生巩固练习相结合。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 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学生最方 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 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 形式与效果的统一。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 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 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 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 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 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 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