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存在的问题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5-12-25 10:20:52 点击数:
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科研论文的评审中,会发现教师撰写的论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题目不恰当
题目是一篇文章思想的高度概括。它需要表明作者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对象,而且还界定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题目字数不多,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教师撰写论文时,题目往往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篇文章的形象与质量。主要表现为:(1)题目太大。如《班主任工作》、(基于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建》等都是大而不当的,这样的题目所要讨论的问题是一篇论文难以论述清楚的。(2)题目太小。如僦谈……》、《浅议……》这样的标题,文章只能讨论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细节问题,就事论事,价值不大。(3)脱离实际;如《实践、新理念、创造新模式》,有些教师不知道从自己熟悉的问题、实践和反思中去寻找研究课题,反而一味挑选那些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课题,这些是中小学教师难以胜任的。(4)题目落伍过时。绝大部分论文作者写常谈的问题,你也谈他也诙,交上来的论文,大而空,篇篇差不多,缺乏深刻的思考与研究。(5)题目表述不清。如《教学反思》,论文题目就是教学反思,什么学科、什么内容,都不清楚。有些论文题目没有说明研究的内容、对象与方法,题目模糊不清,看了半天不知道作者要说明的问题。
二、结构不合理
不少教师论文的结构与选题不相符,整体逻辑结构不全,或不相关,或结构过于单一。过渡不顺畅、段落间关联性不大,前后论述风格不一,跳跃性大,拼凑、抄袭痕迹明显。一部分论文材料堆砌不少,但理性思考不足;一部分论文空沿理论较多,但实例、案例缺乏;一部分论文观点和材料脱钩,没有逻辑性;一部分论文大量套用别人的东西。因而在论文结构方面常常出现如下几个弊端:一是题目与文章的主体内容不大一致。题目既表达文章的中心,还界定研究的内容和对象,这是写论文的基本常识。二是结构层次安排混乱不一致,论文论述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具体采用哪一种论述方式,要看论述内容的大小和问题属性,这是写文章的一般逻辑顺序。但有些教师对内容阐述和问题分析上存在层次不清、结构混乱现象,论述得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论文的质量。论文还存在着中小学分布不均衡,小学论文多于中学论文;存在着学科分配不均衡,语数外多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内容多于班主任和学校管理内容。
三、限于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之前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许多中小学教师写的论文纯粹是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停留在对教育现象描述、教学工作体会、教学工作总结、钻研教材感受的层面上。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超越对具体的、偶然的教育现象的描述;就不能结合教育理论采把握现象后面的规律,或者不能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这样的科研作用则非常有限。结果造成了研究成果的表面化、肤浅化和经验化。
四、理论运用不恰当
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教育原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准确,导致不能科学地运用原理。其二,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运用教育原理时,不能把原理与教育现象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处于分裂状态,教育原理的运用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应当说有丰富的教学实践为论文提供大量的教育科研素材和教学案例,但由于缺乏科研素养,疏于日常教学的观察、思考、记录和整理,造成论文空洞,缺乏系统丰富的教学案例;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只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散乱零星、不成系统的工作见闻和教学感受。
五、格式不规范
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论文缺少内容摘要、关键词、注释或参考文献等;虽然有些论文不缺这些内容,但作者对关键词、注释等的性质、数量、用法都不清楚,表达不准确、不简练;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表示论文的严谨,大量引用文献资料,然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过于陈旧,或缺乏权威性,这些都是论文质量不高的表现。
六、抄袭现象严重
做学问要求真理,写论文要求真实,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一部分教师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或完成任务,实际上对教育科研活动没有兴趣,也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写好论文,只是东抄西拼应付了事。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于是就大量借鉴摘抄,东拼西凑形成所谓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