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落实先学后教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5-12-23 09:31:30 点击数:
品社落实先学后教的几点思考(品社培训会)
大长山中心小学 李爱敏 2015-9-26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深入品社课堂已经有两年多了。 “先学后教”将学生推到了教学的最前沿,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问题,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由此引发教师的“导”必然使学生恍然大悟。
《品德与社会》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一门综合学科,本学科可供利用的教学经验不多,更没有可供模仿的现成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提高品社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在课堂上要实现的。通过我自己最近几年担任本学科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几点具体操作方法,归纳如下:
一、教师要设计好自学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性,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先领着学生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其他问题。教师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学生已经回答的较好的问题,不要讲。
二、品社教学关注儿童的生活
在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适应社会。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长大了》,让学生现在与出生时对比,有什么变化?自己在家里能做哪些活?当把课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乐在其中,教学空间突破了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让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三、品社教学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打开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从前翻到尾,不多的图片,不多的文字,这个教学如何完成,最基本的是让什么牵住学生的视线,如何进行完这一节课四十分钟,这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知识目标的落实,情感目标的实现,能力目标的获得,课本怎样去运用,依托它,离开它?多媒体的教学把《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它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完善它。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挖课本内涵,真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了解自然,认识社会。
四、灵活的运用教材。
作为学科教师,我发觉仅仅是课本的说教并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素养和人文精神得以提高,我们需要“变通”我们的课本,作为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胆量,在把握整体教材的基础上,敢于进行知识的组合与拓展。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才能取得实效。有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授课内容,如:我执教《生活中的安全》一课时,我把两课时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上。
总之,“模式”只是一个影子,提供的只是一种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无定法,建模是为了无模,我们需要的是领会其中的真正内涵,“以学定教”,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