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初中信息技术出现问题的原因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5-11-27 09:07:00   点击数:


初中信息技术出现问题的原因
 1)教学环境的不同 信息技术课一般是在机房上课,学生所面对的是电脑而不是教师,教师一般要在讲台上操作演示、写板书等,不能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另外与教室里上课相比,机房中出现的干扰因素更多,环境也更为复杂,相应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2)学生操作水平两级分化严重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这些差异造成的是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农村,这种差异会更明显,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初一进来时可能连鼠标都没有熟练掌握单双击,还需要个别辅导。这在教学中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不可能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大锅饭”,要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3)教学设计过于粗糙 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也许教材中长篇大论的介绍某一个知识点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有短短的几步操作,这就对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班级里面每个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是不相同的,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4)评价制度有待完善 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对教学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学习成绩的进步,会产出成绩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一个好的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和需要,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上交来的作业不能及时评价或者全部评价,久而久之给学生积极性有所打击。以前初中信息技术还有一个二级等级考试,作为中考必须项目有5分在那里,每个老师都会以中考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去完成练习达到所需要求,学生也会严肃认真的确对待它。然而现在等级考试取消了,老师们顿时感觉负担减轻了,不会对学生有如中考科目那样苛刻的要求。再加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辅课存在,学生、学校甚至信息技术老师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几乎没有期中考试,有时甚至连期末考试也都是走过场,凭印象给学生打分。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