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通知

关于落实“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专项课题实施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15-09-22 09:32:23   点击数:

关于落实“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
专项课题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海县中小学教与学行为转变实施方案(长教发[2015]8),推动“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省级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现就关于做好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专项课题实施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9月10日
 
 
 
 
 
 
 
 
 
 
 
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专项课题实施方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关注课堂,特别是关注课堂的教学效益,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基于课堂中的学生发展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追求,并成为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热点。
根据我县教育发展的实际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关于中小学教与学行为转变专项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着力建设本土教育特色,坚持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在中小学校开展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研究,不断解决教育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改进课堂教学、增强学校管理的内驱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进长海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国家和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准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在深刻理解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发展的眼光选题,在重视理论研究同时,更要特别重视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的应用研究,着力推出体现国家区域课堂改革水准的研究成果。
三、责任分工
1、基层学校校长作为研究主体,参照基于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省级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安排,确定符合本校研究视角的子课题,以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校各学科教师为主体,集中开展研究。
2县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依照学科教与学行为转变指导意见,确定学科研究专项课题,以学科骨干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为核心,组成研究团队,深入开展教与学行为方式的实践研究。
3基层学校领导要积极组织筹划课题的申报,通过研究改进和完善教与学行为。
四、工作安排
1、各基层单位和研训教师的关于教与学行为转变的专项课题申报时间截止为2015年12月15日,过期不予受理。
2、本专项课题申报可参照课题指南确立研究专题,也可自拟研究专题,但专题必须与教与学行为转变研究方向相符。
3、本专项课题须在3年内完成,并承诺在省市级以上正规期刊发表不少于3篇的高水平的论文或其他类别的研究成果。
4本专项课题申报采用二级审核管理制度。第一级为“申报者所在单位”,第二级为 “长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
5、研究点校要切实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适时推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观摩。
五、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建立课题组,选题讨论,构思、规划、制定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启动长海县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好域内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关资料,探讨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做好问卷调查和问卷结果的统计,形成调研报告。
3、组织研究成员,着手课题的初期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1-2017.12)
1、开展关于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主题研讨或展示观摩会,交流研究成果,明确行为方式转变的理念、影响因素及其方式等。
2、课堂跟进,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具体路径、方式及策略。
3、利用提出的策略进行优秀教师实践性指导,推出适应于本区域“以学为中心”基本学科课堂范式。
4、研究中小学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案例,分析成功和失败案例,以具体的课例为样本,进行实证性研究。
5、撰写报告和论文,推出适合学科的教与学的策略,发布研究动态及其成果。
6、科学筹划,统筹安排,将专项课题研究与研训活动充分整合,以专题研究统领研训活动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1—2018.7)
整理资料,对研究周期内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缉。并鉴定其理论价值,把经验结果上升为理论,撰写研究报告,举办结题活动。
六、保障条件
1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校从实际出发,投入专项经费作为研究的保障资金。
2、利用请上来,走下去,网起来及高端培训等方式,对课题主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倡自主开发草根性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关课题开题论证、结题费用,学校按照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保证。
3、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成果显著的课题主持人,学校将按照课题级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课题指南
1、个性化教学研究;
2、基本课堂形态教与学行为设计的研究;
3、探究式统领下的合作、自主学习研究;
4、学为中心课堂行动研究;
5、互动式课堂教学法的研究;
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8、————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9“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0、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