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一)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5-09-08 10:23:00 点击数: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一)
作者:吴连裕 来源:佛山现代教育技术网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本质是什么?教学追求是什么?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将课堂教学仅仅看做个体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道德生活,从而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所展开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要力图唤起教师重建课堂生活的热情,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教学转型,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升华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两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教师问题。主要表现为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差、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等,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以致课堂教学失控。二是学生问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一、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整体学习效率低下。
基于上述问题及成因,笔者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扎实是指有意义的课,即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充实是指有效率的课;丰实是指教学过程有生成的课;平实是指实实在在的课;真实是指有缺憾的课。
从新课程理念和有效课堂的基本追求来看,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具体地说,课堂有效教学应包括下面几个特征。
1.落实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落实三维目标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2.关注学生的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对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产生求知创新的源动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社会经验组织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3.教师自身不断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意灵活多变,同样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班级特征、不同的学生对象会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后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