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 (一)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5-09-04 09:45:00 点击数:
刘良华: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 (一)
[摘自:刘良华新浪博客]
我关心的问题是三个:一是教育研究究竟有哪些方法?二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三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写学位论文?
先说第一个问题,教育研究究竟有哪些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领域积累了种种研究方法,诸如调查法、观察研究、访谈法、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传记法、行动研究法、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人种志研究、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现象学研究、教育解释学研究,等等。
其实,经典的教育研究的“大方法”只有两个:一是哲学研究(主要包括思辨研究和价值研究);二是科学研究(也称为实证研究、经验研究)。两者的研究过程都显示为“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结论与讨论”。二者都从“问题与假设”开始,以“结论与讨论”结束。差别只是:思辨研究以“逻辑思辨”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逻辑推理”。而实证研究以“调查”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拿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
在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哪个方法更有实力更有地位?这很难说。一般而言,有理性主义传统的国家比如德国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哲学研究。而有经验主义传统的国家比如英国、美国的研究者更愿意采用科学研究。
但是,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向:无论德国还是美国的研究者,都以哲学研究的方法确认“价值”和“假设”,再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至少在教育研究领域,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主流,而哲学研究(主要是价值研究)只是实证研究发辅助方法。
当哲学研究显示“价值研究”时,它的使命就是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提示什么是“值得”关心的问题什么是不“值得”关心的问题。它帮助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建立“什么事情有价值什么事情无价值”的是非标准和“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善恶观念。这些是非标准和善恶观念成为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事和选择的“方向”。
哲学研究的话语方式是价值判断,其研究报告的标题往往显示为“论……的价值”、“应该……”、“必须……”,等等。而实证研究的核心精神是只做“事实判断”,不做“价值判断”;只做“实然判断”或“或然判断”,不做“应然判断”。研究者即便在心中悄悄地暗含“价值关怀”,但在文字中总是保持“价值中立”。实证研究者从来不写类似“论……的价值”或“论……的意义”的文章;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会出现“应该……”、“必须……”、“大力弘扬……”等情态动词。实证研究只负责“分类”和寻找“因果关系”。如果说哲学研究(教育哲学)的典型话语方式是“论……的价值”,那么,实证研究(教育科学)的典型话语方式是“……对……的影响”。它的重点是探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由此看来,如果把研究做一个分类,那么,教育研究就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哲学研究。而在实证研究和哲学研究两者之间,最好以实证研究为主,以哲学研究为辅。作为中小学教师,最好不写或小写类似“论……的价值”或“论……的意义”的文章;研究报告的标题也尽量避免“应该……”、“必须……”、“大力弘扬……”,等等。
不是说“论……的价值”或“论……的意义”的写作和研究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价值研究(哲学研究)是做实证研究的前提,它为实证研究提供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的方向。
可是,一旦确认了哪些主题值得研究之后,最好迅速转向实证研究。
所谓实证研究,它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三者又可以合并为两种:一是调查研究(含历史的调查研究和现场的调查研究);二是实验研究。由于中小学教师做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所以,适合中小学教师做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实验研究,而调查研究往往成为实验研究的辅助方法——先调查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生成绩或学习兴趣构成了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然后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去验证这些因果关系。
典型的实验研究的话语方式是“……对……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或“……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比如“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这样的话语也可以浓缩为“……对……的影响”,比如“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压缩为“……的实验研究”,比如“思维导图实验研究”。反过来说,如果某研究报告的主题显示为“思维导图实验研究”,那么,这份研究报告的完整标题乃是“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也就是说,经典的教育研究只有两个“大方法”(可称之为研究类型):哲学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两个经典的“大方法”各自包括了具体的经典的“小方法”。
就实证研究而言,经典的“小方法”包括三个: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含问卷、观察和访谈)和实验研究。一般所谓的“课例研究”、“案例研究”、“自我反思”、“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等,也不过是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三个经典的研究方法的变形、补充或额外的解释。比如:
“课例研究”、“案例研究”主要属于调查研究,“课例研究”是对某节课的调查(观察),“案例研究” 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课例研究,也包括面对某个或某几个学生、教师、校长或班级、学校的个案研究。
“自我反思”也是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它是教师对自己经验的自我调查、自我观察。
“行动研究”其实是实验研究,由于教育实验研不可能做到严格控制和测量,几乎所有的教育实验研究都只是“准实验”。西方人把这种“准实验”称为“行动研究”。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并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它们都属于实证研究,它们只是实证研究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两种方式。质的研究以事实、故事的形态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量的研究以数字(统计、测量)的方式收集和分析资料。实证研究属下的三种经典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都既可显示为质的研究,也可以显示为量的研究。
而其他所谓人种志研究、现象学研究,也不过是调查研究,主要显示为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所谓解释学研究,主要只是历史研究,主要是对历史文本(经典名著)的深度理解与阐释,尤其重视文本表面背后的“微言大义”。
这样看来,研究者在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的时候,完全可以简单而自信地宣布:“我的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或者,“我的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我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