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5-07-09 10:53:41 点击数:
摘要:课堂要多进行实例演示,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上机课要善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精神,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他们的信息道德,同时为学生把握好方向。
关键词:教学 方法
从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中学教学计划。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
因此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更有效合理的整合运用,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教学效果,作为新兴学科的信息技术课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方式。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去探讨研究适合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方法。作为一名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教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此,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认真探索、研究其教学方法的问题,并总结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一、课堂要多进行实例演示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要求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30%左右的时间是上理论指导课。但30%的理论课却指导着70%的上机操作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对于很少接触计算机的中学生来说,对其内容和形式都缺乏了解,一句话:没有理论指导,学生面对计算机会觉得“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因此,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多做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任务要去完成,怎么去完成等等。精彩、新颖的演示还会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极大兴趣,激励学生对新学科的热爱。例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先进行一次高速度的指法实地演示,当学生看到教师运指如飞时,就会产生一种敬慕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让我来试一试”的心理,就会对本来比较枯燥的指法练习产生很大兴趣,从而促进学习。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若能抓住中学生这些特点去进行引导,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讲解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讲稿时,教师先演示,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演讲稿,从而产生一种感叹、想象,激发其思维,觉得“如果我认真学好,也会做出这样的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演讲稿”。这时,教师再去讲解演讲稿的制作过程,学生就会很认真地听课了。我觉得这种先操作演示,使其产生兴趣,然后讲授课本内容,从而使其认真听课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比较适用的。
二、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不宜采用传统的逐条列出的方法,而应把教学目标结合到教师设计的任务中,即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学生来讲,“任务驱动”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学生完成了任务,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当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设计必须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做好了这一步,一节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在讲Excel的自动序列填充与排序时,我事先设计好各班的成绩表并填上成绩(当然是随便填的),上课时,我首先展示该班的成绩表,然后要求学生看清示范操作后完成表格,看看自己处于第几名。对于这种实用性的任务,学生兴趣很浓。教师这样一提出,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做起来了。为了巩固学习内容,我再提出:同学们帮其他班也排一下名次好不好?同学们纷纷喊到:“好,哪个班?成绩表在哪个目录下?”学习热情高涨。这样一来,通过了学生自己动手排成绩来达到教学目标──掌握Excel的自动序列填充与排序。
三、教学内容要灵活、合理的调整
一般其他学科课程的章节编排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宜调整其教学内容。比如数学课,没有前面的知识作铺垫,就无法讲授后面的内容。但信息技术课却很难讲一定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所以,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而应进行合理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材中排版与打印时,可以先做好“参加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的申请书”,上课时展示申请书,然后要求学生调用未编辑处理的文件进行排版,最后讲授编辑方法、汉字输入、建立文档、高级编排技巧等。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把word基本知识一节就溶入到了其它各节,既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又能避免基本知识、汉字输入可能带来的畏难情绪。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先输入一段文字,然后练习编辑等操作。这样会加重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兴趣,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所用教材介绍Windows的那一章,大部分内容就是重复训练简单的操作,要设计出有趣的任务甚为困难,如果将这章的教学内容溶合到Word、Excel等章节中讲授,就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机械性练习,效果会比较好。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互助精神
信息技术课大部分的时间是进行实践操作,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根本忙不过来,这会挫伤许多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让学生之间互相辅导,互相帮助,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平时那些一知半解的同学,甚至完全不爱学和不会学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是说,示范后一边巡视辅导,一边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多媒体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成绩,给予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负责辅导一组同学。
总之,只要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素质教育来不断探索、研究“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就必定能驾驶信息技术这艘航船,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