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玲-品德与社会学科“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5-07-08 15:07:16   点击数:

 品德与社会学科“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小泡子小学 于爱玲
新课改以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到教师们的教学中来。但是在教与学行为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们的疑惑不断,到底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先学,学什么?怎么去学习?这时候,根据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性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以及我们长海地区地域性特点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与学行为转变实施指导意见”下发了。
指导意见从研读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情分析的制定、学习内容(与资源)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方式与策略的运用、沟通合作、合理评价、课后反思八个方面对我们的教学做出了及时有效的指导。
任何学科的教学前,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对教学内容的熟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品社也不例外。指导意见中对此做了明确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品生品社课程标准,了解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每节课备课前要重温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保证备课设计符合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的规定。熟悉教材内容,能够说出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现实条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扩充。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知识问题作出预判,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知道课标中对本节课教学要达到的标准的要求,不随便降低难度,也不任意增加难度。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教学方法应该选择开放性、实践性更强的方法。作为长海地区的村小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与本地其他学校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是住宿生。我们这个地区孩子的见识少知识面窄,而村小的学生相对来说知道的东西就更少了。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情分析的制定、学习内容(与资源)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方式与策略的运用、沟通合作。这些环节都要在力争达成指导意见中的要求基础之上,结合所教学生特点进行调整。每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去求教师做到统筹兼顾。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与资源的选择处理,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内容与资源的选择处理要根据课程目标来选,教学方式与策略既要考虑学情又要结合目标。不管我们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我们的指导理念是唯一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是我们的口号。它需要我们在课堂中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要位置,真正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教会学生,培养学生,这是现下我们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合理的评价。这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合理二字,合理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
 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思想观念的改革。我们在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往往会让课堂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也终将导致这种新方法无法进行,走向消亡。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从变观念开始,让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品社课堂生根发芽,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