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李庾南:我为师的三重境界(二)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5-07-01 09:31:00   点击数:

李庾南:我为师的三重境界
第二重“人总要有一点精神”---在教改中升华事业心
  1978年,我已近不惑之年。经过“文革”的“洗礼”,我更“不惑”了,长期被压抑的热情释放出来,有了大显身手的兴奋和紧迫感。那时候,各种教育思潮扑面而来,教育改革也风起云涌。知识爆炸、信息时代、科教兴国、终身教育,各种新鲜的东西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审视我的工作,思考我的未来,日渐觉得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饭碗,而且是一种大有作为的事业。我意识到我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三十年乃至一生,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既然这样,那我就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建树,这样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
 
  基于这些朴实的想法,在领导、专家和同事们的支持下,从1978年起,我毅然投身教学改革。上世纪70-80年代,教师盛行“满堂灌”,我也跳不出这个“怪圈”。我一度迷信于“讲”的功能,十分注重教材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几乎不管学生的需要与教学效果。20多年的教书生涯,我满以为已经掌握了教学的真谛,但通过学习、反思,我才知道自己其实还只是在教学的门外转悠,离登堂入室还远着呢!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我试图改变现状,闯出一条新路。
 
  实践证明,学生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因此我就在引导学生学会上下功夫,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做题,结果作业多,负担重,学生身心负荷大,效果不理想。进一步实践研究,我认识到方法比知识重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于是我就在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上下功夫。这就是我最初进行的“学生自学数学能力及其培养”的课题研究,研究初战告捷,不仅有效地改进了教法、学法,还获得了“江苏省普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和“全国中小学改革金钥匙奖”。后来,我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的探索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感受丰收喜悦的日子里,我更深刻地回顾让学生学会到会学的全过程,反思有效课堂与无效课堂的区别,什么样的课、怎样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快、更长久地获得知识。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反思---实践中,我产生了顿悟---“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下子跃入了我的脑海。“自学”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自信、自为,“议论”强调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竞争,“引导”强调教师的点拨、促进、升华。这一教学法能将教法和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的主体性可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尊重。该课题得以在南通市进行实验、推广,我还为来自其他省市的骨干教师多次举办培训班。
 
  时下新课程提倡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并自觉付诸实践了,回想我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实验研究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与新课程精神竟是这样的契合。
 
  这种不谋而合其实并不为怪。这源于我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的行为,而不是一味以教师的身份妄自尊大。这和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至此,我并没有沾沾自喜于发现了教学的一个个“新大陆”,在实践中我又有了困惑,既然学生要真正学会,首先必须会学,那么学生会学的动能在哪里呢?专家的指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豁然开朗,这动能应该在学生自己身上,在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上。我及时申报了省级课题“主体性教育研究”,并与课题组的老师深入学习研究,认识到人是认识活动和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自然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自身蕴藏着的智力资源可以通过自我开发得到发挥和发展。在操作层面上,我们更加注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的综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师生之间思想、态度、情感的沟通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恰当选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自学、议论、引导三个基本环节,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三结合”教学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学生的定式思维为积极的探索思维,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的开放学习,形成合作学习与平等探求知识的氛围。
 
  跨入新世纪后,我在多年研究学生“学”的基础上,终于把课题定位于学生“学力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上。多年来我孜孜以求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以为决定学生学习发展的核心是学力。学力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学生自主建构、发展、超越而形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总和,是决定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学力发展研究是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又一次拓展。
 
  近30年的探索,前后六个阶段,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学生的“学习”。如今,全世界教育科学、教育理论都聚焦“学习”。学习已成为信息社会的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我们的孩子将来凭什么立足社会,贡献民族,找到他们的幸福人生?只有靠学习和学力。
 
  我近30年的追寻和探索,决不是一路阳光。我的先天条件、基础性条件并不好,又上有老、下有小,要取得一点儿成绩,需要克服多少困难,舍弃多少休闲时间,还要面对多少误解、嘲笑和攻击啊?有好多回,我甚至有过放弃的闪念,但是只要一想到我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一接触学生们那求知若渴的期盼眼神,一打开熟悉的课本,和领导、同事知遇的眼光,我就信心百倍、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我和孩子们共有的课堂天地,投入到我钟情的教改实验中。支撑我在教改之路上不断探索、追寻的根本动力就是事业心,因为事业追求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和不尽的智慧。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一股正气就会在胸中升腾,一腔热血就会在全身奔涌。困难是前进路上的荆棘,智慧和力量是斩破荆棘的利刃,而事业心就是砥砺智慧和力量的磨刀石。
 
  “人总要有一点精神的”,我时常这样激励自己。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干,我感到“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奠基石、加油站:一
 
  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品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夯实自己的知识底蕴和精神底气,才能给你充分的自信。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提高我的教学理论水平,我每个暑假都要赴扬州师范学院,接受专家学者两个星期的个别辅导。1984年,为了撰写论文《初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我一天奔波了四座城市,多方向有关专家学者求教。
 
  二是自觉的教学反思。我很赞成一个学者“教师成长=专业实践×反思”的观点。“反思”是一个教师不断超越走向更高境界的重要平台。这种反思,主要通过行动反思、交流反思、以写促思等方式来进行。越是熟悉的地方,越要且行且思,不断玩味、体悟,这样才能出智慧、出成果。
 
  三是敢于挑战的勇气。这种“挑战”,既指挑战自己,又包含挑战权威,挑战偏见。
 
  四是善抓机遇的韬略。机遇常常垂青有准备的人。但不是所有“有准备的人”都抓得住机遇。有时机遇来了,有的人却畏首畏尾,不敢去抓。一个人成名,往往与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期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专家学者的指点要常听,同事之间观点、思想的碰撞要经常进行,公开课、示范课要常上,区域或学校的重大教改活动不容错过。这些“关键”,往往给我们教师的成长布下了许多契机,这些契机构成了教师成长的一个个转折点。说一句俗话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怕苦畏难。
 
  五是乐于奉献的境界。一个教师是应该追求高境界的,不然,何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呢?
 
  “为人师表”决定了你不能等同于一般人,不能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处世行事。对工作、对学生“短斤缺两”、“斤斤计较”,没有点奉献精神不符合为人为师的准则,一个教师有没有奉献精神,学生、家长和社会是有一杆秤的。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