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的以学定教浅谈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5-06-04 14:53:38   点击数:

品德与生活课的以学定教浅谈
大长山中心小学      谷玉洁    2015-6-3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直在改进教学方法,传到授业解惑无痕,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始从教师如何转变为学生如何,我们的课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一去不复返,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改革运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是单一的填鸭式,而是向着因材施教、开发多元智能和个性化发展转变。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根据课前的预习准备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深度挖掘的一种课堂模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怎样让学生吃饱吃好助消化,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了解学情
凡事预则立,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准备内容,了解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阶段的学习任务,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对孩子的起点不了解,采用一刀切,可能会导致优秀学生没事可做,困难学生学得乏味,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小组合作谈论的时候,如何安排小组成员,安排好小组组长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就拿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和大师交朋友》一单元中,了
解生活中的大师,明白只要爱动脑勤思考善动手,每个人都是大师这个道理。课前请学生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再想想解决的办法。别看小小的一个预习准备内容,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起点的分类,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针对性安排。肯钻研的学生可以收集生活类的问题,解决办法23个,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可以收集学习上的问题,解决办法12个。安排交流和现场实践时,建议由一到两个优等生在该小组,负责记录和实验,这样的人性化教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找准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二、善于倾听,鼓励发言
懂得聆听孩子的声音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养。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被迫接受的,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是捧着一本教参教教材,没有顾及学生的学情和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讲的内容文不对题,作业错误百出,课外延伸几乎不做,更多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忘记倾听学生的需求。懂得倾听,我们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对什么还有疑惑,对什么感兴趣,可以朝哪个方向进行点拨引导,这样一来,课堂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学生自然跃跃欲试,口若悬河。例如,在学习《我在班级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听听学生对班级目前管理制度的看法。无论好坏,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以平等对话心语心愿活动为班级出谋划策,针对班中迟到现象,做值日脏乱现象等献计献策。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还愁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太被动吗?
三、及时评价,顺学而导
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不再从教师的备课和讲解开始,以考试成绩结束。这时候的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预学情况;评价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过程;评价学生课堂上出现疑时处理的办法;评价课后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等。也就是这一评价过程,课堂的结构和内容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但学习目的不会偏离。有时,我们可以跟学生达成协议:“课堂上关于学习的,你不懂就大胆地提问,可以质疑老师,觉得老师说错了,你就大胆提出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允许学生“自由发问”真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在上《春天来了》一单元内容时,正值寒冷的冬季,春天迟迟没有到来,孩子们只能凭记忆回忆春天的景象,结合图片和文字想象着春天的到来。在画春天一环节中,有学生抓耳挠腮,紧皱眉头,说自己不知道该画什么。确实,没有切身的感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着实有些为难。依样画葫芦也未尝不可,但孩子的兴趣却大打折扣。为此,课堂整理,顺学而导,带着学生去大自然中找春天,或许现在惺忪的小草正探出脑袋,早春的小鸟已在枝头叽叽喳喳的高唱了呢?学生如放生的小鸟飞快地涌出教室,来到大树旁,来到草地上,用他们的小眼睛细心地观察着。接下来的画春天或许变得不太确切,但学生的画是真实的画,他们在快乐的描绘2012年迟迟未来的春天。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精准地抓住重难点,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老师,培养每一个学生拥有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热爱学习,学会合作的习惯非常重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失败、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