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导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三)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5-05-28 10:19:00 点击数:
学习情境导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三)
华师附小 吴向东 特级教师
摘 要:本文依据“学习是社会对话的过程”的观点,通过对我国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发展阶段的梳理,讨论了Web2.0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新特征。通过对“鸢尾花(IRIS)”校际网络学习项目案例的介绍,展示了Web2.0条件下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方法,进而提出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必将由教师预设的、固化的、对应知识点的创设方式,转变为依托Web2.0对话工具进行各种资源松散式集成的、师生共创的、关注学习过程的资源生成和社会对话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创设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对话;Web2.0;对话工具;学习情境;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三、案例:鸢尾花(IRIS)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
鸢尾花(IRIS)是笔者正在开展的一项跨校、跨地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提出的一种学习活动模型,基本理念是把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拔出来,从阅读走向实践,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知行合一的品格。鸢尾花(IRIS)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IRIS”来源于这个模型四部分名称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文意义正好是“鸢尾花”。下面介绍我们是如何运用Web2.0技术来组织鸢尾花的课程资源的。
鸢尾花(IRIS)学习活动模型的基本结构
1.引言(Introduction)。是学习活动的导引,通常是借助对一段真实事件的描述而引起学生对某方面问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段引言在课堂上由老师直接说出,同时也放到Blog上,使学生在有必要时再去阅读。
2.阅读(Reading)。这里的阅读类似于文献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该主题的各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获得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为探究做好基础性的铺垫。该阅读主题课程资源是师生通过Blog共同建立的。
根据引言引出的问题或主题,师生共同搜集相关文章、图片、音视频等,并发布到Blog上分享。教师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由此反映出的学生的关注点,对这些材料进行精心挑选、加工和结构化,以期使学生获得对问题或主题较全面的了解,从中获得探究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对选择出的每篇阅读材料,都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所以每篇阅读材料都作为一篇单独的日志发布,然后请各地学校的学生通过回复来讨论,教师在讨论中要不断激起学生的思考,不断激发矛盾,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探究(Inquiry)。通过阅读获得探究主题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进行了一定的深入思考后,就可以开始组织学生对周遭现实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观察和调查就是搜集事实证据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在Blog上交流每个人或每个小组的观察调查情况,和继续查找相应的文献进行深入的了解外,还会有不少的照片和视频作为证据进行交流。
以往,我们采取的都是直接上传到Blog中的办法,照片少的时候倒比较容易解决,但多了就比较繁琐了。视频的上传和下载播放也是个大问题,视频文件体积大,速度会很慢。解决照片和视频的这些问题,可以借助专业的照片和视频网站。视频可以上传到土豆网(tudou.com)上,土豆网的服务器会很快把视频压缩成体积极小而又比较清晰的FLV格式,浏览器中的Flash插件可以直接播放这种格式;土豆网还会为上传的每一段视频提供嵌入到Blog中的代码,嵌入这段代码到自己的Blog中,视频就好像是自己的Blog的一部分,播放流畅,而提供服务的却是土豆的服务器,这是分布式存储的一个极佳的例子。
专业的照片分享网站对于照片的上传和管理有着非常专业的地方,比如批量快速上传,自动生成相应的小图并保存原始大图,为每幅照片写文字说明甚至录音说明,等等。通过比较,我们选择好看簿(haokanbu.com)作为专业的照片分享网站。好看簿和土豆网一样,也提供了嵌入到Blog上显示照片的代码,为集中显示证据提供了方便。把照片和视频嵌入到Blog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有利于在Blog上交流,试想,如果我们开展一项交流活动,一时到Blog上交流,一时到土豆上回复,一时又到好看簿上讨论,不仅操作起来麻烦,分散各处的讨论也会变得零散,不利于思想的分享和知识的建构。
好看簿上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发起活动。在学生开展跨地域的观察植物秋天变化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在好看簿上发起活动,邀请用户们把自己拍摄的关于植物在秋天的生长状况的照片记录,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十来天的工夫,北京、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的30多组照片及其说明,就由10多位用户自动地汇集在一起了。这种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建设学习资源的做法,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分享”“群体智慧”“用户创造内容”等,在Web2.0时代,不仅提供了资源建设的新技术,更是带来了新的思想的浸润,这种浸润,也是学习情境资源建设的核心部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学习情境资源,照片和视频的拍摄是有要求的,一方面要有学生活动和交流对话的场景,一方面要有对观察或调查事物的宏观场景和特写镜头,以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校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其他学习者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能产生一定的交流效果。
4.分享(Sharing)。实践探究的成果,一定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影响到他人。就像时装发布会,美丽衣裳是要感染顾客来消费的,而不能只是挂在设计师的衣橱里。所以这里的分享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果汇报,而是宣传、展示、鼓动他人与你保持一致的认识,甚至影响他人与你一起行动。比如在一个环保主题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学校在午餐时会耗费大量的塑料袋,由此提出了不使用塑料袋而改用他法的倡议,为了让这个建议能得到采纳,学生小组做了一组计算:我校一共有学生546人,加上老师一共577人,每人一次用一个塑料袋,再加上多出来丢掉的,那么我们每周一天就要用600个左右的塑料袋。一个月有4个星期,那么要用2400个塑料袋。一个学期约有5个月,一共要用12000个塑料袋。。数据的计算给了校长震撼,学生们提出的改进建议也简单易行,于是校长让她们在全校宣读了这封倡议书,并从此终结了午餐中塑料袋的使用。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充分运用了数据的震撼力量,在现代公共生活中,这是一个被普遍采用的说服或公关技巧。她们所写的这份倡议书通过Blog发布出来,成为了其他学校的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例子就形成了能对当时的活动起到一定支架作用的方法性资源。
在分享活动中,用PowerPoint幻灯片的方式去做讲演是一个运用较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附件放到Blog中供下载观看,由此又带来了操作的繁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学生把PPT发布为JPG图片格式上传到好看簿上,然后再嵌入好看簿提供的幻灯播放模式的代码,直接在Blog上展示交流。资源虽然是分布式存储的,但通过在Blog上代码嵌入的调用,却达到了松散式集成的效果。
在一个介绍祖国美景的活动中,一个小组的三位同学通过Google文件中的幻灯片协同制作工具,用她们自己拍摄的照片,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设计制作一个“美丽新疆”的幻灯片。制作完成后,通过设置共享,复制Google文件提供的嵌入代码到Blog中,这个幻灯片就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供访问者播放了。学生对于这种网上的协作学习环境特别感兴趣,他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她们边商量、边制作、边实现共同的想法,如果想要恢复原来删掉的,还可以在历史记录中查询和恢复,既节约了时间又充满了乐趣。协同设计制作的过程,就是通过对话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Google文件、Wiki等这样的网络协作工具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情境,从资源建设的角度来讲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协作对话的工具资源,这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一个学习活动结束后,许多资源就沉淀下来,在新的一批学生要继续某项学习时,鸢尾花(IRIS)学案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稍作修改后反复利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文本、照片、视频等资源可以作为参考甚至直接加以利用,Blog中的讨论交流等对话资源也可以作为有启发价值的资源。同时,作为案例,其中蕴含的技巧或策略,对教师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