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转载)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5-05-25 09:55:20   点击数:

课堂评价(转载)

 

这里所说的课堂评价和传统课堂上最后环节进行的达标检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课堂评价过于关注甄别与选拔,而忽视改进与激励;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而在高效课堂上,是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课堂评价是高效课堂建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配套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和评价办法将对高效课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每位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评价原则

完整的高效课堂评价可以概括为“二二六”评价原则,即促进“两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体现“六个维度”。

促进“两个发展”是关键:就是在发展理念上,一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学习目标上,不仅要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要促进学生发展性目标(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的形成;表现在教学过程上,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二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课堂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问题诊断,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

落实两个转变是重点: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由原来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要把“以学定教”的原则根植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不偏离,不游移,并真正落实体现。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二是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到“关注有效的学法指导的研究”。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只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不研究学生,不研究学法,致使教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没能力”,  “有智力没智慧”。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能够再用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创生性的课堂。研究教学策略、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应有之举。

体现六个维度是根本:在这里提出高效课堂上的“六个维度”,依此来具体对照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六个维度”是对高效课堂各项指标的一个科学概括和具体体现,具有可观测性和指导性。“六度”指:

1.自主的程度:高效课堂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特别是利用各种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激情投入。具体查看的指标是各学习小组学生参与的人次和次数是多少,参与的质量高不高,比如发言时声音是否洪亮、表达是否到位、语言是否简练、站姿是否大方、情感是否投入、做题步骤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等。

 2.合作的效度:要看问题有没有合作的价值?合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设置的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合作来解决?合作是不是“假合作”?合作有没有彼此的参与和任务的分工?学习高效不高效?

3.探究的深度:一要看问题有没有探究的价值,二要看问题的探究是否达到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以及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有没有有价值的新发现、新创造和新生成等。

4.拓展的宽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前挂后连、拓展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过程。从建构主义理论上讲学习是学生在旧有知识上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并学会应用。同时知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将每堂课所学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串起来回到它的上位系统,以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5.互动的温度。这里重点指展示与点评环节。高效课堂对展示的原则要求是:展示的层次性(学生差异)、展示的问题性(学习内容)、展示的互动性(展示方式)、展示的生成性(展示价值)。从互动性这个角度讲,是指高效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不是简单地由原来的教师在台上讲换成现在的由学生在台上讲。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展示应体现这种生生之问、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点评是很好的互动方式,比如“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不过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对不起,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我给××同学纠正一个错误”。这里之所以强调互动的“温度”是因为,在高效课堂推行的初期,激励性尤为重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都应该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手段来做好评价,表扬优点,委婉指出不足,为每个学生创设“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安全心理环境。这是沟通的能力,是情感的需要。

6.生成的高度。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在高效课堂上讲究两种生成的方式,一是预设的生成,二是课堂即时性的生成。预设中的生成要求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准备多种预案,而即时陛生成是课堂上学生在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东西。生成性是高效课堂的一大特征,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必然结果。课堂即时性生成既有有效的生成,也有无效的生成。我们需要的是学生朝着有效生成的方向发展,教师应适时引导、追问、点拨、启发。

二、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就总体而言,有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之别。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强调量性评价而忽略了质性评价。与之恰恰相反,新课程的评价特别强调的是质性统整。因此,下面提供的几种切实可行的课堂评价方式也主要以质性评价为主。

自我评价。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学生缺乏自我评价方式方法的前提下,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好自评标准或明确自评项目、内容。一般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自主评价,或者小组独立开展自主评价。不过这是在经过一定训练之后才能达到的。比如学完一节英语课,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1.我熟练掌握5个单词、9个短语和l个句型的用法(自我打分三个层次:3分、2分、l)

2.我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书面或口头的表达,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3分、2分、l)

3.我学习投入高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非常快乐(3分、2分、l)

4.我善于总结,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善于记要点,善于合作,注意力集中(3分、2分、l)

   

生生互评。一般以对子检查或“对学”者互查为主。检查时,对子间互换导学案,具体可以通过检查对方导学案上有关双色笔标注的问题(这些一般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看是否已经过关,并将结果反馈给对方。学生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行命题检查,总之检查要有目的性,一定要围绕目标展开,围绕问题进行。

达标测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普通文理学科,通常采取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它属于传统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也是高效课堂评价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在导学案中设计时,要注意体现变式练习和层次性设计,可以从“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等几个模块设计,以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在做题要求上千万不要搞“一刀切”。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精编习题,绝不能搞“题海战术”。特别是毕业年级,往往师生手里资料“泛滥”,有些教师不加选择地对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不负责任地“拼凑”导学案上的达标测试题,导致学习低效高耗,事倍功半。之所以花大气力精心设计导学案,就是为了减负增效,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学生手里资料越少越好,而教师手中资料则“多多益善”。

高效课堂一般不再布置导学案之外的书面作业练习,但提倡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或结合教材安排一些研究性学习或者实践性活动。

高效课堂的教学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也就是抛锚式教学),学生始终围绕着问题展开学习,从独学、对学、群学到展示、反馈等都是在围绕着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逐步向前推进的。所以由该过程直接就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这种学习效果的评价,实际上已经贯穿到整个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握学情,不仅仅做好课前的学情调查,还要做好课中、课后的学情调查。学情调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对效果的评价并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性测验或单独的巩固训练,教师恰恰需要的是要在过程中做好调查记录,随时调整学习策略,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另外,如果进行达标性的反馈检查,也要注意并非只有测试、做练习题这种单一的纸笔训练方式,更不能进行重复性的训练测评。

开放性作业。可以分为由教师设计和学生自主设计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围绕着课堂活动主题内容安排设计的,比较适合于研究性学习或者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学习百分数时可以布置学生到附近银行去调查银行利率的知识;学习估算知识时可以观察某个时段某个路口城市交通车辆通行数量或者红绿灯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学习环境污染时可以实地考察附近有哪些污染源,如何排放的,如何进行治理,当地环保部门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等等。这些作业比起纸质作业来讲,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且达到学以致用。

自主式作业。通常是对于学生兴趣比较浓厚的内容,教师可以更多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把作业设计的权利还给学生,可以收到出奇的效果。比如学了《桂林山水》一课,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设计:

 

懂了这篇课文,老师想请你们当一次小能手,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特长的作业并完成它,时间为3天。3天后,学生做了丰富多彩的作业展示,有的在作业本上用硬笔书法认真抄写了这篇课文的生字、生词;有的用五彩的笔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瑰丽景色;有的交了一盘磁带,里面录了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有的则从家里找来在桂林拍摄的相片来讲述自己游桂林的美好旅程;有的将优美、生动的词句收集在自己的摘录本上,熟读成诵;有的作了小诗来赞美桂林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这些充满个性创作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自主反思性评价。这里讲的“自主反思”,其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有了这种反思,就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优化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倡导自主反思与自我评价,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巩固知识,拓宽思路,内化生成,激活学习智慧。同时,通过自主反思培养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我剖析,提高了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学习能力、减少学习失误的“催化剂”。因此,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得以逐步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

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这些可以在整理学案中体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写一写: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导学案上写下来。

问一问:可以在组内进行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概括讲,学生自我反思主要体现在:问题反思、经验反思、方法反思、学习行为反思、感悟反思等方面。值得说明的是反思切忌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切忌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结合学习的阶段性安排,突出主题进行反思。比如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就要把能否自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具体讲就是能否有效地进行对学、群学、参与分工展示作为反思的主题;在初期使用导学案时,就要把能否自主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能完成到什么程度、使用导学案存在什么问题等作为反思的主题。每一种反思都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从问题切人,反思经验,反思错误,反思方法,反思感悟。这样才能在有效的反思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对于教师来讲,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三条基本途径是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朱永新教授在演讲中多次“推销”他的成功保险:“谁能够坚持每天认真写一篇教育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否则赔偿损失!”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个大的课题,这里就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而言,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是否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教学中是否有非常精彩的环节?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导学案设计是否有不足之处?写教学反思要“短、平、快”,切忌拖沓冗长,说正确的废话。

三、课堂评价操作办法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否则,这种评价就有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消极力量。没有一种评价办法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就目前各个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以及在高效课堂改革的不同时期而言,其评价办法都不尽相同,下面提到的这些评价办法也仅供参考。

1.对导学案使用评价。对导学案使用评价可以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课前,教师通过批阅部分或者全部导学案对小组或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这是为了做好新课前的学情调查;课中,教师主要通过即时陛、激励性评价方式来促进小组或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的有效性和提供使用指导;课后,教师通过批阅导学案或者通过各组学习组长反馈导学案的遗留问题,来进一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2.小组综合性评价。小组综合性评价是高效课堂上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内容。从评价时间上来讲,可以体现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从评价对象上来讲,可以体现对组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当然也可以评价教师;从评价内容上来讲,可以评价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专项。从评价的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师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可以是生生互评。这些评价最终要产生价值,可以据此评选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最佳记录员、最佳协调员、最佳评价员、最佳监督员、质疑之星、展示之星、自学之星、对子帮扶之星、合作之星等等。

后面的附表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高效课堂上的小组综合性评价,可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课堂评价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征。不同阶段,评价的重心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教师在借鉴使用类似这些表格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评价小组成员参与发言的质量问题。这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小组学生发言的质性评价,一个是小组学生发言的量性(次数)评价。其中后一项指标又包括学生发言的次数(次数多不一定人数多)和学生发言的人次。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好稳步推进的实施策略:一般先从评价小组发言次数开始,先不考虑发言人次,通过小组某几位同学的积极表现来带动其他同学参与;然后再从参与自人次上人手,在评价时如果是采取加分评价,就可以在参与人次上多赋分,将评价导向由发言的次数转移到参与人数上来;待达到这个层次之后,再来评价参与发言的质量如何,这时就要在质性评价上加大赋分的权重。

3.激励性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但同时也要避免虚情假意、流于形式的“满堂夸”。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激励性评价显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即时性评价。即时性评价具有评价及时、方式灵活、操作简练、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在高效课堂上,即时性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体现在生生互评上。即时性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随时起到导向性、激励性的作用;课堂即时陛评价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巧用即时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情感的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即时性评价可以通过语言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等来全面展示这种评价的独特魅力。语言评价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教师或学生通过生动形象、自然亲切的语言向学生传达或赞许激励、或点拨提醒等各种不同的信息,师生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进行情感和认知上的沟通;动作、表情评价常见的有师生鼓掌、教师身体前倾、面带微笑、点头、翘大拇指、拍肩抚摸、睁大眼睛、表情惊愕等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在使用语言、动作或表情的评价选择上应有所不同。笔者在一所学校听一名美籍女教师上的一节初一年级的外语课时,她的掌声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掌上功夫”很是了得,

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式鼓掌姿势被她演绎得千姿百态,美轮美奂,以至于同学们和她一起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很快乐。

在很多情况下,即时性评价将语言与动作或表情结合使用,方能相得益彰。

5.红黄绿牌评价。“红黄绿牌”评价是指学生在进行独学、对学、群学、达标测评或者讨论研究问题时,学生的学习进程达到一定程度所传递给教师的一种信号标识,方便教师把握课堂学习进程。具体操作办法是:红黄绿牌可以用某种简易材料做成一个三角形三色座牌放置在学生跟前。红色表示“完成”,黄色表示“疑问”,绿色表示“正在进行”。当教师想了解某种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比如独学情况、达标测评或者某个专题讨论完成情况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利用红黄绿牌的不同颜色来显示当前状态,就像QQ的“在线”、“隐身”、“忙碌”、“离线”一样。这样做至少有“七大妙处”:方便教师随时了解并推进导学案学习的进程;方便教师进行即时性学情调查;方便小组内进行自我学情调查;方便教师组织指导小组内的对子帮扶;方便学生自学能力的尽快提高;方便学生增强时间观念;方便学生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这种方式尤其适合于大班额课堂教学。

6.任务报到站。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作为对各小组完成课堂某个环节学习任务的时间先后和完成质量的评价。通常教师可以将“任务报到站”以表格形式绘制在黑板的一侧,也可以与高效课堂即时性评价栏目结合合使用。如下表为某小学一个班级数学课堂的即时性评价栏。栏目中的数字为课堂进行中关于“口算”、“对学、群学”的评价。其中“口算”

就属于任务报到站所体现的项目。“口算”一栏的左半部分为“先后”,说明了各组完成口算时间的顺序,右半部分为本组口算正确的人数,比如“必胜组”6名同学全部正确,而且还是完成最快的小组。我们看到,“坚强组”在当时隋况下还没有完成。这些数据可以由各组组员代表上台填写。

“任务报到站”评价方式便于教师了解整个小组学习进程和学习情况。在评价功能上同红黄绿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任务报到站”重点考查评价整个小组。

\项目

操作业

    口算

对学群学

展示

测评

总分

   

小组\

先后

正确

谦和组

 

4

5

+2

 

 

 

拼搏组

 

2

3

+2

 

 

 

希望租

 

3

4

+3

 

 

 

团结组

 

5

4

+1

 

 

 

必胜组

 

1

6

+1

 

 

 

坚强组

 

 

 

+2

 

 

 

 

7.其他形式评价。比如等级式评价、学生成长档案袋、学业发展报告等是学校目前比较普及的质性评价方式。当然这些评价不是由一节课所体现的,属于长效性评价行为。

具体到课堂评价操作的办法,远不止上面介绍的这些。各个学校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评价方式与评价办法。比如受网络虚拟积分的启发,有的教师联想到“QQ式”等级评价(星星、月亮、太阳、黄钻)或者发QQ币,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对小组学习愿景的共同期望。课堂颁发小证书,比如“××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表现出色,特发此证,以资鼓励。”这不仅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沟通了家校情感。对评价积分赋予特权等级,比如利用学校师生资源或者教育教学设施资源乃至娱乐资源等,向学生开放,不同等级享有的特权不同。当然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由以上课堂评价的种种方式和操作办法,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已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更多地以质性评价的方式出现,以评价小组和个人结合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形式出现,以多元的丰富的富有创造性的评价方式出现。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评价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十点建议:

1.所有的评价都应该建立在公平、公正、有效的基础之上来设计,没有任何一位学生会完全不在乎你的评价,也许他不在乎自己,但在乎他的团队(学习合作小组)或者他的好朋友。

2.学校评价学生的方式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养成自尊、自信的人格,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那些不认真对待这项工作的教师是在严重地伤害学生。

3.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灵丹妙药,再好的评价方式也不会适合任何一个学段、任何一个学生,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项内容。

4.没有一种完全好的评价,也没有一种完全坏的评价。任何一种评价都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消除或者削弱消极影响,更多地体现积极影响。

5.评价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走向繁琐而纠缠在单纯的评价里。

6.评价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7.评价的效果如何也只能由学生来检验,而不是想当然。

8.评价必须形成一套科学运行的机制,而不能成天挖空心思来构思花样翻新的评价。有了机制运行,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自动自发的“动车组”。

9.评价的“武器”不只掌握在教师一人手中,它同时掌握在由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评价制定的共同体手中。

10.当遇到困惑或者百思不得其解时,别忘了“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到学生中找”。

四、对几种常见评价方式的再思考

    以上这些更多的是谈了目前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中比较缺乏的质性方面的评价。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大家对测试、分数或者等级评价这些量性评价问题关注的程度依然热切。不管怎么说,测试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也并不否定测试的价值,更何况关键性的测试还掌握着“生杀大权”呢?问题是我们要明白测试和等级评定对学生究竟是如何影响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消除消极影响,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我想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测试、成绩和等级评定过程影响学生学习吗?”关于成绩和其他外部奖励对学生的影响人们已经了解到很多。不过由于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没有什么简单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借助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的有关资料来做一下分析,相信会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发,包括对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如何利用好分数评价?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做家庭作业。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因为作业的内在价值而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说:“如果我不对作业进行等级评定,学生就不会做。”就这个问题,美国的研究学者曾经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丝希望。

 

研究者为学生布置一项简单任务——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写报告,并实验性地利用两种刺激因素(积极的和消极的),观察他们对学生完成任务有什么影响。他们研究了3个偏远地区学校14个高中班级的233名学生。研究中,要求学生完成一页长的报告。虽然任务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长度和难度是一样的。l4个班级被随机分配到三个不同的小组:(1)积极刺激小组:告知学生,如果交报告,老师将会在期末为他们加上X分。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也不扣分。(2)消极刺激小组:告知学生,如果不交报告,老师将会在期末扣他X分。(3)控制组:告知学生,完成任务与否不会影响他们的成绩。

消极刺激小组64%的学生完成任务,积极刺激小组中42%的学生完成任务,而控制组中仅有14%的学生完成任务。

 

这些数据证明了研究者的假设:作为消极刺激物的分数将比作为积极刺激物的分数更加有效。

作为导学案,一般要提前发到学生手里,供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同样会提出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在家里预习导学案?就像上面提出的选择方案一样,我们是选择做了预习给学生加分,不做不减分,还是选择做了加分,不做减分呢?老师惯常的做法是参照第一种,看来值得商榷。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这种对个人的评价一定要和对学生所在小组的评价结合起来,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个体成员学习动机的激发所体现的。让学生建立起团队合作观念,集体荣辱意识,增强责任感,这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缺失的东西。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设,我们发现原来厌学的学生开始转变对学习的态度,更加在意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和作用。这一方面是合作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课堂评价的推动。

等级评定一定能促进学生学习吗?以上的这项研究结果似乎说明,等级评定可以成为促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强烈动机。不过,这个问题并不像想象的这么简单,因为除了等级评定之外,还有其他要素可以影响行为结果。首先,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任务有多有趣,本身有多大激励作用。如,美国一项对三组学龄前儿童的研究:

 

研究者让儿童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画画(对幼儿来说这个任务本身就很有趣)。第一个小组的儿童被告知,画一幅画就可获得奖励。第二小组的儿童被告知他们如画画就将获得一个惊喜。第三小组的儿童没有得到任何承诺。在介绍了这个奖励规则之后,观察儿童,并记录他们在自由活动时用于画画的时间。第二、三小组的学生在画画上花费的时间是第一组学生的两倍。

 

这一结果与上面的一例研究结果差别很大。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对于那些本来就很有趣的任务,用外部奖励激励学生来完成,结果会适得其反。但并不是说外部奖励是不可使用的,他们仍然可以用来激励学生完成那些吸引力不大趣味性不强的任务。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在高效课堂上的评价也无需机械僵化地把所有内容和过程都纳入评价里,事实上这也是不现实的。

还有一些研究分析了测试、等级评定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这些研究证实了早期的研究:使用评定等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还有,如果教师每周进行测试的话,学生的学年测试成绩就会得到提高。需要小心的是,这个研究是针对年龄较大的、大学阶段的学生,可能并不适用于年幼的学生。也许高中可以借鉴一下吧。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搞的“周周清”、“月月清”测试,也许有它的道理。但这种测试的目的还是应归于形成性测试,而不是终结性评价,应起到帮助学生诊断学习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和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作用。最讨厌的是,某些学校进行了这种“月月清”的

测试评价之后,其结果不能向学生本人或家长及时反馈,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没有起到很好的矫正指导作用。

等级评定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还受别的因素的影响:学生如何看待成绩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一些学生将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归因于他们努力与否,另外一些学生则归因于运气。显然,不同学生对成绩及其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改变学生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不恰当的看法。比如,可以教育引导学生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比如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归因于运气、环境等外部原因,以便给学生增加动力。

学生过去的成绩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如过去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对自己具有积极的看法,并会继续为获得好成绩而努力。而学业成绩一贯不佳的学生对自己有消极看法,又一次获得不好的成绩只会证实这个想法,久而久之势必会使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进行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要过度强调外部奖励!使用外部奖励并不一定总是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比如,在学生完成本身就很有趣的学习任务时提供外部奖励,反而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像上面的试验研究一样)。此外,任何以激励为目的的奖励必须是学生珍视的,任何以惩罚为目的的处罚必须是学生害怕的。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教师最起码的教育行为底线是不能违法。比如有部分学生并不在乎成绩好不好,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成绩就不能促进学生学习。同样如果批评学生或把学生留下来反而被他们看做是“荣誉徽章”(这些学生并不害怕这种方式,反而感觉是种荣誉),就不能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资料说明了如何减少外部动机的消极影响:

   

1.在不伤害内部动机时可利用外部奖励。

A.当学生由于无法完成过难的学习任务而缺乏内在兴趣时,可以使用外部奖励。

B.当学习任务是那种所有学生都不感兴趣的任务时,就使用外部奖励。

2.使用外部奖励时注意方式,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

A.突出外部奖励的教育特质,不要突出其控制特质。

①教师在为具体任务评分时应该同时写上详细的评语,这个评语要描述出学生在任务中表现如何。

②运用象征性的奖励,比如教师签名,来记录成绩。

B.使外部奖励成为学生自己选择、自己作决定的机会。

此外,还有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实施起来难度就比较大,且费时间;

3.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好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

4.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让学生们一起来选择;

5.一开始可以奖励得勤一些,然后逐渐减少,一直对学生保持高要求;

6.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

7.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奖励的标准;

8.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

9.对于那些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调整,经常性地给予他们小奖励,效果会更好。

 

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笔墨,在批阅导学案时可以写下一些激励学生的比较中肯的评语。同时在导学案设计时就要考虑除了对文本学习本身的设计外,还可以设计进去一些文化元素,比如激励性的语言或者名言警句等,让导学案显得形式更活泼,更温馨。如:“挑战记忆力,你能行”、“请拿出你的笔,还有你的激情”、“全力以赴将使你与众不同”、“我思故我在”、“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每节展示一分钟,必定改变你一生”、“开放的课堂是我们心灵放飞的舞台”等等。这些语句可以是名人名言,更提倡出自于学生口中的那些朴实却不失精彩的话,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知识链接:小组综合性评价各类表格(仅供参考)

 

               小组成员每天学习记录表

日期      周次      星期      团队

 

展示

质疑

 

 

 

 

 

 

1

 

 

 

2

 

 

 

3

 

 

 

 

7

 

 

 

1

 

 

 

2

 

 

 

3

 

 

 

 

7

 

 

 

 

 

 

 

 

 

 

 

 

 

 

 

 

 

 

 

 

 

 

 

 

 

 

 

 

 

 

 

 

 

 

 

 

 

 

 

 

 

 

 

 

 

 

 

 

 

 

 

 

 

 

 

 

 

 

 

 

 

 

 

 

 

 

 

 

 

 

 

 

 

    【说明】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地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激励学习

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每小组每天得分前3名的同学单倍记分,得分后3

名的同学双倍记分后,计算小组每天成绩。

 

2              小组成员(周、月)高效学习统计表

            团队

小组成员

自学

展示

质疑

其他

个人总成绩

 

 

 

 

 

 

 

 

 

 

 

 

 

 

 

 

 

 

 

 

 

 

 

 

 

 

 

 

 

 

合计

 

 

 

 

 

 

【说明】本表为班级产生周最佳“展示明星”、“质疑明星”、“高效学习明星”的依据。

 

 

 

 

 

 

 

3                高效学习(周、月)汇总表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展示

 

 

 

 

 

 

 

 

  质疑

 

 

 

 

 

 

 

 

  其他

 

 

 

 

 

 

 

 

  合计

 

 

 

 

 

 

 

 

 

【说明】本表为产生周、月“最佳学习小组”的依据。

4                  优秀团队周汇总表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八组

类别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教师

评分

 

 

 

 

 

 

 

 

 

 

班主任

评分

 

 

 

 

 

 

 

 

 

 

合计

 

 

 

 

 

 

 

 

 

 

 

【说明】本表为产生周“优秀团队”的依据。

  5                  优秀团队月汇总表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八组

类别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常规

高效学习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教师

评分

 

 

 

 

 

 

 

 

 

 

班主任

评分

 

 

 

 

 

 

 

 

 

 

合计

 

 

 

 

 

 

 

 

 

 

【说明】本表为产生月“优秀团队’’的依据。

6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评价表  

分值型表格(全班一个表格)

\学科

    

组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合计l

 

 

  1

 

 

 

 

 

 

 

 

  2

 

 

 

 

 

 

 

 

  3

 

 

 

 

 

 

 

 

  4

 

 

 

 

 

 

 

 

  5

 

 

 

 

 

 

 

 

  6

 

 

 

 

 

 

 

 

  合计2

 

 

 

 

 

 

 

 

 

    【说明】表格中记录每组学生的发言次数,每天结束时,查看表格。

    1.一横向,记录了每组在每节课总的发言次数,这样用合计l就可以评选出这一天的优秀发言小组(评小组)

    20竖向,记录各个学科当天的发言次数,调查每位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如何(评老师)

    3.帮助老师调查学情。

  7              任务型表格(每组一个表格)

\任务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附加

姓名\

    

  基础型

 

  理解型

 

  提升型

 

 

    拔高型

 

  张三

 

 

 

 

 

  李四

 

 

 

 

 

  王五

 

 

 

 

 

 

 

 

 

 

 

 

【说明】任务一,任务二……知识理解要求逐步加深。

1.表格中记录同学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完成一项在相应的表格中打钩。

2.采取循环检查制度,每个任务的第一个同学完成之后,检查相应任务完成的第二个同学,以此类推。这样可以督促同学们积极完成任务,循环检查还可以让每位同学承担一份责任,帮助他们建立主人翁意识。

3.对于任务完成有进步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比如给家长发个信息,这样家长会帮助老师来鼓励孩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努力的欲望。

  4.帮助老师调查学情。

 

 

8            组长对组员的评价(每组一个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