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5-05-21 13:41:41 点击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现代学习方式。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对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体系。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或几种学习方式,如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的组合,从一个概念体系中认识现代学习方式有一定困难,如果考察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及变化,则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可概括为:
1.自主性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高品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自我意识发展、内在学习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把情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做出安排、监控和调节,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总结和评价。自主性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2.合作性
合作性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现代学习方式的合作特征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缓和生生和师生之间相互隔离和疏远的现象,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
3.探究性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上的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是一种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性经验上的‘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是带有浓厚创新色彩的积极主动、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现代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通过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问题性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特征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5.实践性
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经验的丰富和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丰富、改变和完善等等,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因而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生长点的,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现代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环境、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学生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心提供条件和可能。实践意味着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使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
6.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独特性,缘于遗传、家庭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客观上也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和巨大发展潜能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与要求以及表现独立学习的欲望。正是这种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现代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地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传统教育视野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
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全面发展所必备的一种特殊能力。传统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学生处于单一被动接受现成知识和结论的状态,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表现为:
1.创造性教学能力的缺失
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知识的生活意义,从而使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即让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下,按同样的教学进度掌握相同的学习内容,达到相同的水平和质量。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目的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单薄,固守被动的课程接受者的角色,忠实地执行课程,缺乏课程创生和开发的意识,也使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
2.合作教学能力的缺失
传统课堂教学否定教学过程在于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学的多种交往中形成发展的,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全班或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与小组、小组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机淡薄,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趋势。
3.教学监控能力的缺失
教师要对教学情景及实际教学效果具备较强的观察、理解力和正确、客观的评价能力,以确保根据教学实践的变化而调控教学。然而传统教学中监控的核心目的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忽视学生的行为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视监控过程本身的价值和对监控情景的理解,因此没有改变教学过程僵化、刻板的局面。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是多方面的,如对认知能力的缺失、课堂操作水平的局限等,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现代学习方式下教师必需具备的教学能力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来,教师要在改进传统教学能力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教师的职能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优势和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促使评价内化;
(5)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2.参与、协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交往过程。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现代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则教师首先要具有参与、协调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作为教学的管理者,而且也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作为学生的同伴共同进行意义的建构,共同解决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参与、协调与合作交流能力表现在:(1)参与学生学习,观察、理解、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并改正;(2)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长,与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3)倾听学生考虑学生的选择和意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4)理解和尊重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5)善于与其他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学生家长合作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展教改实验、进行群体攻关等,尊重家长提出的教育意见、与家长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探究教学的能力
探究教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格的教育,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探究教学能力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主动认知和探究问题。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进行学习、研究和创造,同时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学生是教师探究的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一个激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结论及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
4.反思、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既是对传统教师教学能力的补充和超越,又适应了现代学习方式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通过积极反思,可以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促进者、研究者的作用,使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另外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自我监控和调适,从而改正不良行为,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现代学习方式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解决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而应该是研究教育和创造教育科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积累和总结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教师的研究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性和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
总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个复合体,综合体现于教师的道德、学识和行为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发展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执行新课程和现代学习方式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才能使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适应。
究竟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虽然内容很多方面,但是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要树立现代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也要转变,要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发展,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重视教法转向既重视教法又重视学法、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且我们要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真正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尊重学生、平等互动,让学生能在教师和他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学会生存,求得发展。
二、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指点提出问题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方法去实践。比如:教师可以从语言矛盾冲突的地方,故事情节的高潮或嘴容易引起疑问的地方,用精辟的导语,诱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反复训练。教学要有针对性,有利于客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可以以小组分开探讨的形式进行,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互相促进。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学习的气氛比较自由,可以消除因害怕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与同伴进行自由的探讨,从而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此外,广泛合作、探究学习,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力学习交流,是问题的答案明朗化。同时,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拓展课堂,延伸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课堂教学就应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划上句号下课”。这种观点已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每一堂课的结束,不应该成为学生学校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教师要使学生在这个新的起点发现新问题,并带着新问题投入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不断的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有哪些变化?效果如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言,它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尤其涉及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地表现为教学模式创新。
通常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根据信息传播和信息加工的特征,给“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那就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其中,教学活动进程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等四个要素,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稳定的结构——教学模式。
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是一种被人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大多数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们的思维定势,极大地束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惯性阻力。
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大致描述为:“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将这种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进行类比,可称为“广播式教学”。它始建立工业化初期,是班级授课制度的教学保障,与人类社会“第二媒体”——“广播电台”的传播特性基本相似。在课堂上,教师充当的正是“电台”或“广播员”的职能,全班学生则必须“调谐”到统一的“频率”,被动地收听同样的广而告之的“节目”,然后转化为记忆(在心理学上,亦可解释为“短期记忆”)。人们通常认为,通过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信息便可以存储于“长期记忆”中,从而形成知识结构;这个过程所有的行为及结果,都可以通过测验进行评估。“广播式教学”从传播的路径看是单向的(由教师至学生),从传播的内容看是同一的(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从传播的顺序看是线性的(教材预先确定的顺序)。这种教学模式,恰如其分地与工业时代批量制造“标准件”的工艺流程相吻合。
这种现象,正如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所说:“讲义、教科书、家庭作业和学校,都与单向传播媒体类似,它们不仅都具有单向、集中、事先决定的结构,并认定这种方式对广大观(听)众最有利。这个模式,即是几个世纪以来,由上而下的威权式、师权中心的教育方式的基础。”然而,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持续了多年的“广播”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它与时代要求、科技进步,特别是与新媒体传播模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业已遭到越来越严厉的指责。例如,教育学者戴维斯教授就尖锐地批评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那些他既不理解,也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每天的日程则是听讲并按教师指定的方法去做练习,努力记住一大堆毫无意义、又零零碎碎的‘知识’,而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只是因为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尽管教师和学生对是否会有这样一天都持怀疑态度。”戴维斯甚至激奋地写道:“我们的学校已接近于毁灭年青的一代!”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此分析过去许多教学法,除了少数确有创意外,多数并未能够挣脱行为主义和“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窠臼,至多为“广播”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能更加吸引听众;以此分析大量充斥市场的教学软件(也包括教师自编的课件),多数属于传统的“书本搬家”,仍然主要支持“教”而非支持“学”,缺乏自主性、交互性和探究性。传统的指导式教法通常在教和学的技巧上作各种文章,而认知心理学家佩伯特比喻说:“传统的指导式教学也可能会以游戏的方法教九九乘法表,但是建构式的教学需要将创造和发明这种游戏的挑战交给学生。”这当然不是说学习环境、课程内容都不必经过设计,但是这些设计必须与学生合作,或者帮助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也不再是由教师“广播”已有的知识,而是组织学生去重新发现知识和重组知识。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和手脚,使他们不得不按照“讲授——接受”的公式组织教学。今天,从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型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的要求,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更大的探究空间,但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就是广大教师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面对研究性学习这门既无大纲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肯定这门课程独特与创新的同时,多年来习惯于依靠大纲依靠课本教书的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有的人甚至采取了观望、徘徊和放任自流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后,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展,教师的讲授不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相比之下,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反而可能显示出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本学科以外的课题研究,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也缺乏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
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困惑和差距,恰恰说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契机,也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蕴含着崭新的教学理念,是新的教学模式的一个生长点。我们强调以学为本,绝非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积极组织、支持并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以便进入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围绕专题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信息,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学习资源,共同回答和解决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将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参加者和指导者。对此,先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学校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教师必须先做研究课题的主动参与者和自我探索者,然后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促进者、有效组织者和高明指导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认可教师的参与,在关系融洽、和谐的共处中,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才有真正的发言权。作为探索者,教师必须完善自我,积极适应新角色的知识需要。尽管研究性学习不可能要求教师成为跨学科的通才,但教师必须对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唯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才能积淀深厚的素养。作为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必须善于组织协调,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组织课题组的活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作为指导者,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如信息资料、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课题方案、结题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采访技能、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变化,要求所有教师都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尽快使自己做到一专多能,逐步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传统中小学教师通常被称人为“教书匠”。作为一种“工匠”,他永远只能执行那些不从事课堂教学的人所建立的教学理论,他永远只能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传递一般性的课程知识,以及判断某部分学生是否学到了这些知识。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对教师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发展教师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也是角色转变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必须首先成为“研究者”;课程改革需要大批“创新型教师”,而“创新型教师”的同义语就是“研究型教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角色从“教书匠”提升为“研究型教师”,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由于高考升学压力依然存在,不仅是高中还是初中,甚至于小学,要教师改变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转去搞研究性学习,势必影响到学校最敏感的升学率。持这种说法的同志没有认识到,高考改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就曾强调,高考必须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而改革。“高考指挥棒”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变化,其主要趋势是:变单纯考查知识为考查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个性表现;变文理分科为文理结合、融会贯通;变单纯考查解题能力为自主设计、创新思维;变封闭的校园文化为关心社会、关心时代、关心世界、关心人类。从最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已经越来越多地增加了考核学生研究能力方面内容,上海市的试题中甚至直接涉及到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我们必定会深刻地感受到,“搞研究性学习的学校高考肯定得益,不搞研究性学习的学校肯定要吃亏。”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的今天,教师们需要研究的是,为了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转换观念?确立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补充哪些领域知识?掌握哪些教育信息技术?学习哪些科研方法?应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都必须从重视研究“教法”,转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往往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管理者,把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赫尔巴特说过:“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恰恰是研究性学习不应该刻意追求的。教学在本质上不是塑造,不是管理,更不是控制,而是交流、互动、引导和帮助。必须切实转变那种在教师心灵深处积淀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感觉走,而是教师努力去理解学生的感觉,与学生沟通,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参与探究和学习,带领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