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5-04-30 10:26:02   点击数:

 一、引言

 

  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各年龄阶段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差异性教学原则──素质教育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尊重差异,并把此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差异性教学原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在平时上课中,一部分同学早已完成任务,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由于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应用,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甚至学习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一切从零开始;而有些学生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了,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客观上的差异。

 

  如上课时学生甲比学生乙思维要敏捷;学生丙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丁则擅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

 

  2.学习兴趣的差异

 

  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也不同。反映在课堂上,如有的学生指法进步很快,但学习软件操作时颇感吃力;有的学生做作品创意不错、美工很好,但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力不强。

 

  如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

 

  3.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差异:分为主动型、非主动型、被动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如果对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基础差的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提几点教学的实施策略

 

  学生之间诸多的差异性使信息技术学科采取差异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这也是目前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那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差异性教学呢?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对一些家里没有计算机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的学生,要最大限度的让他们和电脑、网络接触。这一小部分同学可能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当然上机操作做练习、作业时也相当吃力,比如在我教的班级里,就有学生按我的要求在IE地址栏里输入网址,但是却不知道按回车键就可以登录网站。所以在给他们布置作业时,可以相对的降低难度,那怕只是打几个字、熟悉一下常用软件或是浏览一下网页。

 

  还有些学生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可以说对于我们高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掌握了,怎么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课获得提高呢?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通过学习新课改的教学思想,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①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的组长由这些“小专家”来担任,组员在做练习、作业时遇到困难可以找组长来帮忙解决,这会让他们原本觉得索然无味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有成就感。

 

  ② 布置选做作业,让能很快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另外加做选做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基础好的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

 

  ③ 这部分学生计算机技术好但其中一部分通常也是电脑、网络的破坏“好”手,所以对他们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有的学生会咨询我一些木马、病毒方面的问题,我会将我所知道的全告诉他们,但也会教育他们要将学到的知识用到正途,计算机网络上的侵犯同样也是犯罪。

 

  2.在跟学生半学年的接触中,我发现在前一段时间不显山不露水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课堂上却回答问题积极、理解程序思想能力极强、编、测程序速度快、自己向更深的方向研究甚至有时经常问倒我。问他原因,原来是兴趣使然。看来兴趣真的能让普通变得不平凡!如在讲《深入编程》时,有的学生一接触编程就发怵,总感觉程序语句跟我们平常的思维说话不一样,从而没有了自信;我就用制作移动的小汽车为例子入手,几句语句就能做到让汽车从不同方向移动,学生很有成就感也有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此之后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都不同,虽然不能让不感兴趣的东西变得很感兴趣,但是学习过程中适时地表扬和鼓励,设计任务时尽量用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能让学生耐心的将不感兴趣的知识学下去,在以后知识的积累中,才不至于成为盲点和缺憾。

 

  3.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差异很大,如在讲到《文件的下载》时,有些学生在完成了文本、图片、网页数据文件下载后,就会想到下载可执行文件,学习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而有些学生天性不愿探索,所以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多操作多动手,自己去探索网络上的未知世界。

 

  4.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对于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计算机技术,我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个别重排一下座位,将计算机基础很差的学生安排到各组组长旁边,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风气。

 

  当然,在如今新课改的良好前提下,我们更有条件去实施差异教学。教材不再是单一的技术知识传授,而是强调任务驱动下的素质、技术的共同进步。我们可以在一堂课里设置循序渐进的多个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任务。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如何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教师组织引导和激励以及学生自我约束之下,人人学有所成,有所发展。实际上,如果能把学生的差异性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资源,变通方法与策略,变不利为有利,则学生差异性问题并不值得我们如此畏惧,反而会成为最有益的力量源泉。但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挖掘学生潜能和团队智慧,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建设学习型课堂,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彼此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