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少的思考”教案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4-12-08 14:22:52 点击数:
一、学生实态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六、实施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引发对“多”与“少”的思考
1、出示两杯数量不等的糖果,请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学生老师可以在不改变糖果数量的前提下,把多的变少,把少的变多。
2、两人分少的,6人分多的。
3、思考问为什么多的变少了,少的变多了。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分糖果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多”与“少”的思考中来,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漫游中华,资源寻秘。
1、学生自由发言我知道的自然资源,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补充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自然资源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概念和范围。
2、分组汇报课前的研究成果。
过渡: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素有地大物博的美誉,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课前我们已经分小组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分别是(出示课件3)水资源小组、耕地资源小组、森林资源小组、石油天然气资源小组、矿产资源一组、二组。各组派一名同学到到前面来播放课件为大家展示课前搜集的成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课前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得出结论,带着这样的结论来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3、根据学生资料中的数据,教师(出示课件4),请学生观察分析我国资源的种类和储量有什么特点?(种类多,储量大)板书资源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