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快乐,教师健康才是教育的真正追求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4-12-08 08:38:18 点击数:
学生快乐,教师健康才是教育的真正追求
一个是快乐第一,一个是健康第一,教育使人生有了这两个第一,足矣!然而,学生真能快乐?老师果然健康吗?作为校长,他们常思考的问题是:教育为了什么?应该办什么样的学校?我真的为教师的成长而高兴吗?作为老师,我们常思考的问题是:我为了什么来教书?我要教出怎样的学生?我真的可以影响我的学生吗?
现在教育界在推崇成功的学校标志是:教师幸福的工作,学生快乐的成长。只有这样的学校才会健康发展,教学成绩是学校发展的副产品,自然会提高。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是长远的事业:如果为了学生的升学而牺牲“将来”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是短视的;如果因为为了学生在校几年的分数而牺牲“人格”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功利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不能以物为本、以物化的分数为本。不能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器物,不能以学校荣誉、利益等为本,把学生当作实现学校荣誉和家长利益的工具。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分数是学生唯一的命根,视力可以下降,体重可以下降,分数千万不能下降! 但在孩子看来,只要能下课、放学、离开学校,他便是最幸福的。长此以往,孩子不厌学是不可能的,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心不淡化也是不可能的。教师跳不出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是谈不上专业发展的。幸福教育之路漫长,但第一步应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幸福。
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学生最乐意呆的地方,我们到一所学校时,主要应看看这所学校孩子的脸,看他们脸上表现出来的是不是一种阳光,他们的眼睛是否充满善意等,这最能体现这所学校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了吗?我们的学生快乐吗?他们都有幸福和成功的体验吗?如果在中小学时期没有这种体验,他们走上社会能成功吗?学校和教师应有这样的考问意识:学生毕业30年后,母校的培养还留给他什么?老师的教育对他还有什么影响?除了给他一个理想的升学成绩外,更重要的是看他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他沉淀下来了什么?
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教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对于从事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学校不是职业场,而是事业场;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生活的本身。教师是学生发展之本,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所学校如果不把教师的发展作为自己责任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真正核心的还是教师是不是真正地爱教育、爱学生。一位教师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说到底还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并不是纯粹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所能达到的。如果让教师处于一个能够不断被激励、被感动的环境之中,处于一个有着强烈归属感的校园之中,那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就可能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他就可能成为师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
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教师获得幸福的因素很多: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领导重视;博得学生爱戴;获得事业成功;赢得社会尊严;参与学校决策;同事密切合作;家庭和睦融洽。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其实大有可为:可以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创设他们成长的“关键事件”;设立“名师工作室”,帮助他们走近“关键人物”;建立“关键书籍”配备制度,为每位教师订阅教学业务杂志,发放教育理论书籍。
教师的幸福源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的教师关系源于校领导的作风,亲者贤,贤者亲,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班子内部的团结,校长个人的魅力都是重要因素.
我们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也是最复杂的教育;我们的校长是最辛苦的校长,也是最没有自主性的校长;我们的老师是最全能的老师,也是最无能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是最可爱的家长,也是最无奈的家长;我们的学生是最勤奋的学生,也是最没有主动性的学生。
全社会关注教育,全民参与教育,各级领导也是全力以赴,指挥和指导都非常到位,从课堂到教材、从伙食到住宿都具体过问,可是效果总是事与愿违;学校是个小社会,校长无所不管,干部无所不能,后勤人员也非常辛劳,可是总是问题迭出,防不胜防;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工作、个人嗜好和经济利益,家长为了孩子做了他们可以做到的一切——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包办了孩子所有的学习以外的事情,然而,孩子似乎总是不领情,仍然对家庭给予他的心存不满;老师们起早贪黑,操心费力,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只要是学生不出事,只要家长没告状,这一天就算是有老天保佑。
似乎大家都很努力,凡是与教育有关的人员也都很尽力,但为什么教育仍然问题多多,为什么教育圈内的人和圈外人都有很多不满,大家似乎都在做着受累不讨好的事情。这其中肯定存在着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我以为,这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缺乏独立,学校不能自主。
众所周知,教育是专业性很强、规律性很强、内生性和稳定性很强的职业。它既不能完全依附于政治,随着政权的变更而变化,也不能完全依附于经济,一味地以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作为管理和约束的手段。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必须要有独立性,学校必须要有自主性,教师必须要有创造性。如此,才能办成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为,没有独立的教育就没有自由的教育,没有自由的教育就没有自主的教育,没有自主的教育就没有活力的教育,没有活力的教育就没有生气的教育,没有生气的教育就没有创造力的教育,没有创造力的教育就没有好的教育。这就是规律,就是办教育的规律!任何人、任何时期都应该遵守。
现如今,政府对教育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事无巨细大事小情无所不管,弄得校长们无所知从;校长对老师们管得过多,从备课的方式、讲课的方法,到教案的写法、考试的考法,教师都没有自主权,弄得老师们只能丢掉了自己的个性而一味地盲从,最终都成了教书匠;至于学生更是从小在父母的包办下、在老师的呵护下、在学校的管理下,成了毫无个性和活力只会做题和考试的乖乖娃。
要我说,要想将教育搞上去,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请各级政府放权,让校长们根据各自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办成适合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教育;请校长们放手,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风格,以及自己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和教学,培养出具有激情、活力和个性的学生;请家长们放心,没有你们的包办,没有你们的代替,对孩子们的成长更为有益,舒适的物质环境,优越的经济条件,未必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他们渴望的是自由,需要的是独立,这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教育、对于学校、对于教师、对于学生来说,独立的精神、自主的意识比什么都重要!学生快乐,教师健康才是教育的真正追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教育首先是赋权,是一种对人的尊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同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去掌握实现自己权利的能力。其次,教育就是唤醒。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真正的教育是去唤醒他,让他实现自己,实现他的梦想,而绝不仅仅是为了考个好成绩。也许有的孩子无论怎样努力,他都不可能考进前十名,但是他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内心和谐、身心健康、有益社会的人,而这就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唤醒。”“教育同时还是解放,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要激发孩子敢于想象,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