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4-11-24 10:48:24 点击数: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长海县广鹿乡中心小学 战庆良
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在作品的制作中,更要注重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把握。
在教学《我来定食谱》一课时,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师讲解后让学生照课本上的例题做,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效果不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老师的讲解步骤和课本上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
我将全班学生自愿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左右。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在已经掌握如何插入文字和剪贴画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如何插入外部图片文件,围绕“食谱”这一主题,制作word文档作品。在自主探究后,教师可借机进行“插入图片文件”技能的小结。完成作品后,进行成果展示。其它小组学生可进行评价。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作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
但是,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操作慢的学生也能得到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