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中的感悟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4-03-28 15:28:11 点击数:
品社教学中的感悟
海洋岛学校张淑华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为切实解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现将本学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地处偏远的海岛地区,家庭中受高等教育的父母所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少,能够重视品生品社的家长更少;重视的仅仅是所谓的“主课语数外”,学生能在课堂上汲取的仍是只能使成绩提高的纯课本知识…...由于计划生育的要求,现在家庭都只生一两个孩子,对孩子的溺爱和娇惯现象较普遍,孩子的依靠心理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严重;加上外来打工的家庭增多,很多打工的父母只顾挣钱,顾不上教育孩子。过分的自由使孩子养成了各式各样不良习惯,不完成作业、不讲卫生、不遵守纪律、不尊重老人、抽烟喝酒、逃课、上网吧、逛游戏厅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增加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难度,严重的还影响着社会治安。所以孩子们非常需要有一套较为完善及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来帮助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生品社》学科就是一个可利用的教学阵地。本课题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2、奉行“教材主义”,课堂教学死搬硬套
(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注重情境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3、追求“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简单问题发问,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
二、对问题解决学习方式采取的措施
(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不在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说、去做、去思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不害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出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才干的创新型人才。再说学生毕竟社会知识贫乏,面临实际困难难免想不开,作为教师应与生进行交流。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学知识,而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各科教学中都抓住学科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有一个民主的心态,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树立激励的评价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应用“肯定、激励”的课堂评价,如“赞赏的点头、肯定的话语、赞许的目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巨大的精神鼓励,这些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能够让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所蕴涵的的内能是巨大的,这些巨大的能量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愿和学习动机,能够大大地促使学生热爱课堂和热衷学习。
(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精心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思维的科学性,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的一种,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四年级品社下册教科书注重学生的探究问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教学实例(片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和同学在马路上看到的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以照片、录像、述说的形式呈现,然后就此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疑问。有的同学提出偶尔不遵守没关系;有的同学提出很多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并没有出现交通事故;还有的同学提出有没有必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将本节课的探究问题确定为我们有没有必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从课例中我们看到,探究问题的出现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的。课前教师精心研究了课标、教材,研究了社会现实,研究了学生思想和行为表现,创造了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并借此确立了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带入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来。
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科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活动和体验,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活动,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在体验中感悟,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如:教学实例(片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做五分钟的观察统计,观察统计多少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多少人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在观察后,回到课堂上进行汇报,合计统计。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你看到这一切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本课例中,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的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以往的实际经历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深入地思考,发现问题,研究、讨论交流,进而领悟道理。由于教师创设的活动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目的强、情境真实,具有一定的趣味,因此学生愿意参与,并且能够在参与中有真实的感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从基本特征上去把握探究式教学,结合本学科实际有效运用,将会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获得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