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4-03-21 14:45:20 点击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由于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广泛,成为了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技术坚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简言之,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在世纪之交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1世纪初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近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期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一年多来随着整个教育领域深入贯彻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使得无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界,还是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实践,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目标、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如果把早期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看成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前身,尽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着,但现在比较认可的观点是信息技术教育要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此时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是要求使用者自己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输入并运行后才能得到问题的结果,因此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教育理论基础是前苏联著名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提出的“计算机将是人类的第二文化”的观点,认为要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必须掌握计算机语言。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为主,特别是广泛进行以BASIC语言为基础的程序设计为基本内容,辅助以简单的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知识,因此第一阶段也称为计算机语言教学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的程序设计教学和各类计算机程序竞赛中都过分强调程序的简洁性,忽视了程序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读性和模块化,也不能很好地做到多人协作编程,加之BASIC语言不是一个好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培养的人才虽然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比赛上捷报频传,但也埋下了程序结构混乱、可读性差、不善于合作的后患,这种编程的思想和习惯影响了一代计算机软件编程人员,我国目前在信息技术行业里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尖端人才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打下的程序设计基础,他们设计的程序简洁但也随意,基本功能强但不规范,个人能力强但不会合作,因此在完成一个软件工程上缺乏集团优势,并且由于个人编的程序别人很难接手与合作,使得许多软件开发企业在起步阶段都能很好地运营,但到了一定的规模后,或主要程序设计人员出问题时,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这可能就是我国在软件产业落后于印度的根源。
计算机教育的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末,以IBM-PC计算机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在除教育以外的各个行业全面应用,Cced、WPS、dBASE等应用软件的使用使得计算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应用型计算机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可以在不懂计算机原理、不会进行程序设计的前提下,将计算机作为常用工具来使用。在1990年前后,虽然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还是普遍使用Apple-II计算机,许多学者和广大计算机教师已经开始反思:学习计算机语言对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到底有多少作用,不会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否也能够使用计算机?毕竟学习程序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许多学者对伊尔肖夫的计算机语言文化论进行了批判,更有许多的美国学者强烈要求取消BASIC语言的教学。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计算机教育在许多学校悄悄地发生了质的变革,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工具操作方法的教学逐步取代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内容,使计算机教学贴近了社会生活,扭转了计算机教学的学非所用的局面。第二阶段是工具软件教学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95年以后,随着微软公司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的面世计算机软件产业呈现出大发展的态势,新的、使用更方便的图形化界面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使得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为了跟上这个发展而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致使教材极不稳定,经常是每年要调整教学内容,虽然教育部也提出了计算机教育的模块化指导纲要,但是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解决计算机教育的内涵,因此仍然不能改变计算机作为一个学科教育的危机状况。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联网的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计算机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处理工具,因特网开始实现人类智慧的联网,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认识和要求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已成为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过去那种仅掌握几个计算机应用软件就能使用计算机的观念开始打破,代之的是如何在更广阔的互联网领域内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此时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也开始从学会如何操作计算机转向如何处理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教育界的专家提出了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来代替过去计算机教育的概念,这就是第三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或者说是真正开始了信息技术教育,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后进入信息社会能够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而不再是仅仅会使用几个应用软件工具。值得指出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决不是计算机教育更名,它已经从单纯地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转而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随着中小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深入,特别是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界开始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信息素养的高低将会极大地影响人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人不可能在其学习阶段学会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在进入社会后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在未来的信息时代,知识获取与技能的提高主要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实现,为此,教育部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其落脚点就是要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从本世纪初,信息技术教育开始从单纯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向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转移,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四阶段。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它是人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信息素养教育不但要使学生了解信息方面的知识,掌握信息时代对信息处理的信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鉴别处理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与发布信息的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未来信息化社会劳动者的信息素养,具体可分解为: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方面,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基本概念和常识,能够阅读有关的科普信息类文章和参加有关信息类的讨论,谈论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意识方面,信息技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树立信息时代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信息观,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应用自身的信息技术各种能力和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信息能力方面,基本的信息能力有信息设备(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操作能力,一般的文字输入、处理能力,信息通讯、交流的能力,信息检索、采集和筛选的能力,信息的分类、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对于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发布能力等,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做非法活动,负责任地使用合法信息,尊重信息的知识产权,也要逐步培养其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提高自身对有害信息的防范和免疫能力,同时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它计算机犯罪活动,有效地保护自身及自己的信息。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即两种信息技术教育形式——信息技术必修课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主要目的是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开设信息技术必修科课,重点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极其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于道德规范,形成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此,教育部在指定新的课程标准中将信息技术在技术课程中作为独立的部分单独指定,并将信息技术教育上升到信息文化教育的高度,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与其他课程同样重要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模式,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以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等,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协作学习和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结合问题,有效地培养学习综合信息素养。小组协助式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单元组合”为课程教材的基本结构;“项目任务”为学习的驱动力;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为学习的主线;以小组协作并辅以教师指导、咨询为学习方式,以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为主要的评价手段,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在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方面,要建构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是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包括: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目标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一般性发展目标是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技能、沟通的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其次要设计合理评价工具,包括学业成绩评价表和学习过程及学习态度评价表。在以方案学习、主题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小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为方式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要倡导采用学习文件夹的方法,即让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返回来的试卷、调查记录、报纸剪辑、照片、会议记录以及电子作品、学习主页等这些学习记录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文档,用于对学习的回顾以及自我评价和包括课程在内的外部评价。因此,学习文件夹既是物品、又是想法、还是做法,它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这种评价理论主张评价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关键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这包括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其他各学科的全体教师,因为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有限的课时只能传授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要达到使学生形成信息意识,使知识技能得到内化,教师只能将自身的信息意识反映在其行为之中,教师的信息意识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和在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自身也面临着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任务,教师必须要面对知识高速增长的现实,因此信息素养将成为新型教师基本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第四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单独学科和专任教师所能完成的工作,要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
在这来几年里,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因特网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认同;教师培训从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中心转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中心,从而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电子作品成为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各学校信息化条件的逐步改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职责,各学科的教师在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后,将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从原来扮演“配角”成为“主角”,即所有学校课程都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将是所有课程的一项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育的理念被普遍认可,信息技术教育将进入第五阶段——“生命环境观”教育阶段。 “生命环境观”以“教育以人为本”为理论基础,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过去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学生观、课程教材观、教学过程观、资源建设观、教育评价观、教育技术的服务观、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观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重构。从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构建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发展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创设“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核心,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智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高智慧学习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从低级技能训练到高级智慧训练、从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到解决复杂的学习问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从单纯利用计算机学习到多学科整合的多元智力发展,是知识、情感、技能相融合的高智慧教与学体系。高智慧学习体系是通过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来具体实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所以,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环境观”阶段是在创建高智慧学习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生命存在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把教学作为生命中一段重要历程的教师的生命存在的质量。
影响今后教育发展走向的两门学科——脑科学和信息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脑科学将揭示人脑的活动规律,促进教育走向科学化;信息科学将使个别化学习、终身学习和跨时空的远程学习成为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挖掘出它的最大功效。愿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