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方言节目热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14-01-02 09:59:32 点击数:
以方言作为播音员、主持人主要语言形式的各类广播电视节目近几年来逐渐升温。这些节目以娱乐类居多.但从影响趋势看,一些新闻节目特别是民生类新闻节目也采用方言的播报方式、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一、方言类节目的现状
近几年,方言类节目在各省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比例逐渐加大。而且各台都把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和这些方言节目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全国众多的方言节目中,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江苏交通广播网的《嘀嘀叭叭早上好》等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因为受到观众和听众的热捧,也为了满足观众和听众的需求,一些方言节目由地方上的小打小闹渐渐把受众面指向了全国。受到这些成功方目节目的影响,相邻的电台电视台竞相效仿,就连一些县市也争着推出带有自己地方语言特色的节目,一时间,方言节目成了各家传媒的宠儿。
二、方言节目缘何会热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都是以普通话作为自己的主要语言形式(少数民族地区除外,如西藏、新疆等地)。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层出不穷,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创新和改革理所当然地被考虑进来。为了展示个性、彰显地域特色,方言取代普通话,成了打造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节目的最大功臣。
方言是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语言形式,它纪录和承载着这个区域里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情感诉求。从思维表达方式上来说,广播电视节目里的一些意昧,普通话难以表达和表达不透.这时方言显示了它的独特魅力。就拿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来说,栏目中的“策”字包含了“诙谐”、“机智”、“快乐”的意思,深具湖南方言特色的主持语言与精心的编排策划给广大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目的收视率也直线上升。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也是一档方言节目.“韶韶”在南京方言里有“眉飞色舞地说话.好表现、比较张狂”的意思。主持人用南京话叙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又用南京话评说新闻事件。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正是这种地道的南京腔使节目平民化视角得到凸现,引起了南京地区观众的热烈欢迎。
方言节目鲜活的语言表现力更好地展现和挖掘了乡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方言区的人们强烈的想象力与归属感,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情感共呜。
三、方言节目的适度控制与普通话节目的深度创新
我们都知道,推广普通话是一个基本国策.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会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交流交往的主要工具。形态各异的方言和普通话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我国语言文字法规定,既推广民族共同语,又保护方言区人们在一定场合使用方言的权利,这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方言毕竟是“一方之言”,是特定地区文化精神的关照,照顾的是本地区的群体。只是在本地区得到认同。方言节目也是这样.在本地区火热的同时.也导致了对绝大多数外地人群的隔闵。所以.在用方言节目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对方言节目的适度控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被认为,处理好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可以采用双语制的办法,即共同语和方言在不同的层面实现其功能。由此,我们可以对广播电视方言节目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层面有新选择,对方言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比重有所划定。对于有些上星的方言节目,其占总体节目的比重更要有一个明晰的规定。这也与国家:有关语言方面的政策法规相一致。
其实,方言节目的火热使普通话节目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刺激了普通话节目深入挖掘、潜心开拓自己的语言空间,从而增强语言的魅力,提升节目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音,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其语音、词汇、语法都有科学性和推广性。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句式单一、词汇选用有限、语音缺乏规范等等.使得普通话的魅力大打折扣,这些语言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接近性的普通话节目直接导致了受众的漠视,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方言节目。方言节目火热,也使得一些普通话节目从急躁中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缺点,进行改变和创新,努力寻找接近性和感染力。群众语言逐渐成为普通话节目学习的重点。群众语言的特点是朴实自然、充满活力又寓于幽默。普通话节目为了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在表达时尽可能地适应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用自然的表达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诉说群众关心的事情,果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像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社会记录》《晚间新闻》,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等节目,借鉴了群众语言的因素,使节目的语言鲜活生动,受到了观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