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小学数学研讨会感悟-灵动的课堂告诉我-四小-李宇红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3-12-20 09:04:10   点击数:


灵动的课堂告诉我

——观摩“全国小学名师新课标下的教学研讨会”有感

四块石小学 李宇红

2013.12.5

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一次听了潘小明、夏青峰、徐长青、华应龙、张齐华、刘伟男六位国内小学数学界的名师上课、讲座。上周六、周日两天,我有幸观摩了全国小数名师新课标下的教学研讨会,几位名师风格各异,但每个人的课堂、讲座都是那么精彩纷呈。他们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而深刻的个人涵养,使会场内掌声此起彼伏。两天的观摩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

刘伟男、张齐华老师相对年轻些,潘小明、夏青峰、华应龙都已是50岁左右,但他们的课堂和年轻人一样,灵动而充满活力。课前几分钟的交流,他们便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课上看似信手拈来的话却都如同点睛之笔;对于课上各种状况处理得是那么水到渠成、游刃有余。反思自己的教学,他们如此灵动的课堂告诉我很多、很多------

一、不断学习,厚积薄发

华应龙老师每天坚持看书,就连开车等红绿灯的几分钟都会翻看一会儿。从江苏调往北京搬家时,邻居的小孩竟然问他:“叔叔,你们家是卖书的吗?”当时房子还没有装修好,书成了主要的摆设。我想,他那“首都基础教育家”的称号、他的“疯狂数学”以及他发表的500多篇文章等诸多荣誉和他的爱读书、爱学习是分不开的。

厚积才能薄发,有时我们往往会感叹,现在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学习。但专家告诉我们,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我们不学习、不思考,所以工作才会那么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二、爱数学、爱课堂

曾有人问华应龙:“你喜欢什么?”他说:“我就是数学!”“你能做什么?”他答:“我就是数学!”“在校园里你是什么?”还是那句“我就是数学!”有人觉得他这样说过于狂妄自大,可我觉得这正缘于他对数学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和热爱,他用数学来修身、育人、立命。

张齐华老师和同事游桂林时,看到美景,音老师引吭高歌,语老师激情朗诵,而他却赞叹道:“啊!好美的轴对称图形!”这件事虽是被他当成趣事来讲的,但我认为只有爱数学的人才会有这样敏锐的发现,才会有这样发自肺腑的感叹。“情人眼里出西施”,如若不是对数学的爱,如此枯燥乏味的数学为何在他眼里是那么有趣而美丽?

也正因为爱数学、所以在课堂上他们能一直保持着激情,充满着活力,数学知识也仿佛变得富有生命。

三、关注学生、着眼其未来

和这几位名师上课的学生跟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张齐华老师却总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有针对性地提问:当需要正确答案时,就叫聪明而又“正派”的学生;当需要有趣的答案时,就叫那种聪明而又“坏坏”的学生;但需要错误答案来提醒大家时,就叫胆大却不聪明的学生;当需要展示老师有耐心、循循善诱的一面时,就叫胆小又不聪明的学生。记得当时报告讲到这儿时,引得我们哄堂大笑,可笑过后一想,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只有密切关注学生才能做到。

他们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课上,更是关注孩子们的未来。徐长青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短时间内读懂题意;张齐华老师课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画负数”这一活动深刻理解负数,感受数学知识不光是可以“算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华应龙老师的课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体会学习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另外,他们每节课上都会结合所教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的发展历史。如发现分苹果规律的狄利克雷、小数的来历、电饼铛的发明、笛卡尔发明数对、“平均出来的牛体重”等等,这些既可以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同事又强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用去知识解决问题、改变生活。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能两天的研讨会并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思考已在脑海中悄然萌动;一些设想已在心中默默发芽;一些做法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因为,那些灵动的课堂已告诉我很多、很多------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