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教研动态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3-09-11 14:26:05   点击数: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大量涌现,良莠并存,真伪并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人们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决定取舍,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批判性思维是形成选择决策加工能力的基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必将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判断和辨别的能力。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能够自主判断并处理信息的公民。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对批判性思维较谨慎的理解和解释是: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批判性思维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但它同样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因为它关注的焦点是做出合理、明智的决定。
二.为什么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初中生能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的加强,是初中生表现出的总的阶段特征。初中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而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时刻守护着他们;更多的时候,面对各种信息,需要他们自己批判性的去思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种认为批判性思维只是高中生的任务甚至是大学生的任务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自以为是的学生常常主观自恃,骄傲自大。人云亦云的学生,则轻信轻疑,没有主见,容易上当受骗,随波逐流。
    现在,在有些家长的眼里,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洪水猛兽。事实上如果老师和家长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教会他们正确判断信息的正确性以及真实性,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那不仅可以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潜在影响,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能够客观地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虚心地进行自我检查,坚持正确的观点,放弃错误的想法。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和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只有学生有能力驾驭纷繁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的主人。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教育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态度
21世纪,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见解,学生要判断信息来源的精确性、客观性、权威性和流通性,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态度。我们通过一个课程实例来进行说明。课例“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对网络游戏现状的研究,应学会批判性的使用信息资源,考虑信息提供者的动机,理解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学习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分别代表不同立场的观点:政府部门、游戏玩家、游戏开发商、家长。根据各个小组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所阐述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对于同一问题,由于所代表的立场不同,观点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而这些信息都是资料收集得到的。从而学生意识到,网站上所得到的材料只是反映了一些人的兴趣与观点,在使用网络信息时候,必须注意信息的可靠性。
“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一课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网络游戏现状的研究,不仅对“网络成瘾”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更使学生理解了信息资源的可靠性问题。信息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信息的发布者的观点不同,导致信息可靠性的不确定。学生必须学会批判性地选择信息。
2.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不是一般的提出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创造质疑诱思之境,学生在比较熟悉的主题中,最容易获得批判性思维的技能。由教师设置问题的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问题情境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融于其它问题情境之中。
3.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
    要求学生发现信息、活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借助学生的“集体思维”讨论教科书的内容,借助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关于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我思考的机会。这里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操作性强的章节,我习惯于对操作部分制作一个演示文件,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把演示文件分发给学生自己去看,然后学生对照演示文件去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反映,每次对照演示文件可以做出一些作品出来,但一离开演示文件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是缺乏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于是我在学生对照演示文件解决某一问题以后,设计或寻找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运用同样的软件或者操作步骤是否仍有效。通过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带有主动性,减少了盲目性和狭隘性,思维的结果更具有正确性,从而有效地优化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另外,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倡学生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害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对教材、思考题及老师授课中的疑点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程序设计中,一个问题的解法往往有很多种,可以多点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算法从不同角度探索尽可能多的解法。在每堂课中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学生的问题空间就会开阔许多,充实许多。
4.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追求以往不曾有的观念,有时要借助反方角色的扮演来促进智慧勇气。在讨论中,要求公平对待一切观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彼此坚持各自的立场,修正对方误解的机会,进而让学生说明伙伴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见解,同时从自己不同的立场来揭示理由。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可辨明是非,判断正误。
    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的另一个先决条件是课堂气氛:即要有一个严格要求,兼具关心和鼓励,愉快的环境。考顿先生说批判性思维具有挑战性,假如学生不能顺畅地表达所持的意见和分歧,将难以选择目标,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只有形成开放的、有启发性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要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愿意发表意见。要让学生意识到别人的不同思路可能正是自己应该开发而尚未发现的盲点,而自己的思路也可能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
5.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整合学生的相关因素,利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适当分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或不妥的地方,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合作协商解决。如果小组内不能有效地攻克,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质疑问难,质疑后仍不能
    得到预期结果的,可以师生互疑,教师引导学生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达成破疑目标。运用合作学习方式,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火花。
    小组记录是反思和信息收集的工具,参与者可以运用记录来关注研究和课堂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反思。把因特网作为发表参与者作品的领地,是让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我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园BBS,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后,就要通过小组或班级汇报、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在学校BBS上公开表明他们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同时各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意见和观点通过跟帖和回帖等形式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我们会专门开辟讨论区,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辩论。事实证明,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很少涉及批判性思维,新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将其放到了中心位置。在新世纪里,缺乏批判性思维也就难以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便将来能创造性地为国家服务。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