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3-09-10 14:25:34 点击数:
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现在,新课程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片面理解,使得课堂教学步入了误区:
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人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 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 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会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 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讨论就没有意义,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但有时候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课堂教学中脱离了情境,就脱离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事实说明,有 些课上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时间,好多老师 的课不是表演就是游戏,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创造性地 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 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 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学科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 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学科味”,不能把各门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 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人新课。
三.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 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 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盲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从学习方式看,小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知识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 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
四、教学只求“表面热闹”
现在有些课上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 耳。当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北师大削川博士曾经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 是什么呢?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 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五.网络媒体滥用并且流于形式。
许多人认为只有选用最先进、最现代的网络教学才显气派,才跟潮流。往往置教学内容不顾而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盲目走极端,总觉得非网络不成 气候。如有的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一堂课没写一个字,让学生上机做练习时,电脑只作简单的“对”“错”之回答,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对”为什么 “错”,不能使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有时,有些老师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会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制作一个栏目,帮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当然,这种刻苦 钻研精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是,也有不少问题用网络来解决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不切 实际,那么如此折腾又为哪般?
六.表扬过多过滥,带有片面性。形式过于猎奇。
由于受激励为主的思想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是清一 色的表扬、赞美之词,听不到一句批评,即使学生答得很差,也给予表扬,特别是一些学生轻而易举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也给予表扬。过多廉价的表扬,导致学生对表扬麻木不仁,产生不出愉悦的情绪体验,面对同样的表扬,其快乐程度下降,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有些话语虽是表扬,却过多机械重复,老师表扬时平淡无 味,不是发自内心,导致一些很好的评价语言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有的反而有负作用,如“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你太聪明了”等这种比较笼 统、每个学生都适用的指向性不是很具体的评价,难得一次还行,经常这样,一味赞赏学生的智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 信,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书真仔细”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 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不会造成学生很自负,一旦受挫,则无法面对。课 堂评价过多地依赖物质评价,从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实际上导致学生过多关注奖励的物品,其兴趣和注意力完全被奖品所吸引,而对学习本身 或所学内容本身没有产生兴趣。如有的老师奖励小动物,导致学生一节课就有半节课在玩弄小动物;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整整一堂课没能静下心来;有的用多媒体评价,蓝猫、米老鼠纷纷出场,学生吸引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