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的行为指导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13-06-18 09:29:36 点击数: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是班主任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是,对于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如果要让他们一下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现就我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体现示范性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接收能力、学习速度都很快,除了父母之外,他们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心中是十分崇拜教师的,在行为上也会去模仿教师。因此,教师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不小心撞到学生后说声“对不起”,每天都坚持把自己的讲桌整理干净,这些看似虽小的事,却能产生巨大的榜样效应,激起学生模仿的欲望。
二、强调主体性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小,缺少实践经验,如果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的时候,一直讲大道理,而忽视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行为实践,那些道理对于学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任何作用。因此,对于一年级新生进行日常行为指导,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正确道德行为方式的选择能力。比如,我们常说的要尊敬老人,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然后指导学生“怎样尊敬老人”,最后让学生回去做一做(在吃饭时把好吃的菜先夹给老人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用老人帮做;陪老人多说说话,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先让学生了解怎么样是互相帮助,为什么要互相帮助,让他们知道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那么当你有困难要解决的时候别人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三、讲究趣味性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事物,所以在进行日常行为指导和训练时,教师要把每一个教育环节精心设计,努力把指导和训练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教育,在快乐中受到陶冶。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有礼貌地去跟别人借东西,教师可以上网去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不礼貌的地方,让学生同桌或者四个人为一组,表演怎样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在整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这样每名学生对于讲究礼仪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四、调动积极性
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23天,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不可以操之过急,太急于有效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比如,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可以采取每个星期侧重训练学生一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对于在一个星期内达标的小朋友给予奖励。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条规范做经常性的巩固练习,以促使没有达标的小朋友达到规范要求,最终获得奖励。
对于一些行为规范特别好的学生,我们还可以给家长发送“喜报”,评选“行为小标兵”等办法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即使有些小朋友一时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想法设法找出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
总之,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指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教育者有爱心、信心、恒心和耐心,不断的进行探索、总结,就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