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乐群”精神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13-05-28 09:40:48 点击数:
“乐群”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的学说—— 《礼记·正义》里。它是这样阐述乐群的含义的。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简单的说,就是乐于和谐相处,乐与他人合作。而“乐”,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属于被动接受,是学习的第一重境界。“好之”,就上升就为主动接受,属于学习的第二重境界。而“乐之”,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单主动接受,还会自主发挥,以之为乐。
孔子以游学为乐;庄生以参透自然为乐;老子以无为而治为乐;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学园为乐;所有这些先贤学问和思想的起点,都是以“乐”字为先,所以才有名扬千古的成就。
而我们为师者,如何以乐字为舟,唤醒学生心中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无涯的学海里欢快畅游,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教学策略。而当今社会,呼唤的是多方面的、有着大局观的人才,不光自己会探索学习,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进步。这就是我所说的乐群。
以品社课为例,培养学生人人乐于参与,人人乐于探讨的乐群精神,我有几点浅显的做法。
一、创设宽松信任的讨论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
美国著名的教育者雷夫,他曾经创造了美国教育的奇迹。雷夫当了25年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他班里90%以上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大部分是移民家庭),他们毕业时却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学生品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长大后纷纷进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就读。
在他的自传《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章第一节里提到,“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
而我们的课堂却充斥着太多这样怕的东西。教师怕丢脸,怕学生上课听不懂,怕成绩不好,面对学校和父母的盛怒。而学生怕说错话,怕考试成绩糟糕,遭到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耻笑。这种怕的情绪,很难让学生开口。所以,创设一种宽松、欢愉、信任、尊重的讨论氛围,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前提。
首先,让“宽容成为课堂生活的起点”。教师要具有亲和感,学会宽容学生,宽容他们的错误。孩子们都喜欢温文尔雅、明理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努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如雷夫所言,:“我也会发火,但我会竭力控制,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善意,因而他们信任我。”
宽容学生,宽容他们的错误,得先从宽容那些弱势群体开始。记得,我在三年级上品社课的时候,一个胖胖的男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很爱发言,但很多时候,都答非所问,让我哭笑不得。比如上《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我问学生:“生活中,都有哪些时候需要你与别人合作呢?”男孩站起来回答说,“踢球时,你不能把班级的玻璃踢碎了。”
其实,这是上节课《集体荣誉靠大家》,我提问时他回答的答案。因为受到我的表扬,所以今天他又拿出这一答案。我没有粗暴的指责他,而是笑着引导:“孩子,你是不是想说,踢球也需要大家的合作?”他点点头。我随即表扬了他。看到同学答错了,老师非但没批评,还鼓励他,班级其他的孩子发言更加积极了。
当然了,我在他心中,也是很有地位的。曾经有老师同时指着包括我在内的三位老师,问谁最好时,孩子毫不犹豫地指着我说:“品社老师最好。”
宽容,让我受到学生的爱戴。宽容让我的课堂呈现学生畅所欲言的轻松格局。
二、创设情趣而有价值的讨论问题,使学生乐于探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孔子反对记问之学,提倡一定要内心有冲动,想提出问题,然后才启发他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待学生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时,再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让学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感觉。而讨论,就是发挥这样一个作用。
而我们平日的小组讨论中,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性。比如说,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不需要花费时间去讨论,却为“讨论”而讨论,从而使讨论失去了它的意义,流于形式。
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设计新颖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的思想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再让学生发挥群体的力量,使讨论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四年级《过去的游戏真有趣》一课,在和学生一起兴高采烈地体验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后,让学生讨论:对比今天所玩的游戏,看看游戏方式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平日已有的游戏经验和今天的体验活动对比,并且发挥群体的智慧,才能圆满解决。所以, 我先让学生自己思索,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时机成熟时,再让他们讨论,所以学生兴趣盎然。
三、创建良好的组织策略,使学生乐于民主
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间、生生间平等对话,理性辨析。但是我们的课堂讨论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就像回巢的蜜蜂,争先恐后地说。教室里乱糟糟的,谁也不会注意到别人在说什么,还有的小组出现一人代替大家说的不民主现象。
讨论的效果,取决于组织者是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讨论不仅是学习内容的需要,它还承载着平等、尊重、欣赏等民主意识的养成任务。
首先,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搜集资料,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讨论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小组成员所搜集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个人观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好学生从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以《家乡人的智慧》一课为例,教师要在调查活动的准备阶段,布置学生去搜集能代表家乡人智慧的相关材料。如家乡的造船业、养殖业、加工业、环保业等。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其次,确定讨论规则,确保讨论的有序性。四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轮流发言,语速适中,并且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而每组的一名记录员,要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做好记录。教师要做好组织和监控,及时指导,让那些没有进入状态的学生融入到讨论中。及时监督跑题、抢说、无秩序的讨论,让他们快速回到正轨。
最后,总结讨论的收获,深化讨论的意义性。
四、创建激励性的评价体制,使学生乐于成功
关于品社课讨论这一评价体制,我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的。
1、整体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小组讨论的兴趣,每节课前,我都要郑重地为每个小队画上一棵成长树,并且告诉学生,用团结、守纪、勤奋之水去浇灌,让成长树枝繁叶茂,果实飘香。每次小组讨论之后,我都要利用成长树,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凡是积极参与、团结和谐、论点鲜明的小组,成长树上,都可以结出鲜艳的果子。并且每节课结束之前,我都要对各组的成长树进行比较,结果最多的为优胜小组。
2、组内评价。每次小组讨论结束时,小组长要对大家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表扬优秀发言人员,鼓励进步成员。
3.组间评价。当每次的小组讨论汇报活动结束,我都让大家选出最佳讨论小组,然后在成长树上结出果子。
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授品社的时间虽短,但我相信对一门学科的感悟,尤其是对一门重在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学科的感悟,是由它的宽度来决定,而非长度。况且“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会用自己对本学科的热情唤醒学生,让“乐”字成为品社课的主旋律——乐学,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