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蕴德 心香无限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13-05-28 09:09:37 点击数: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自2010年以来,我校从实际出发,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对学校的德育发展做出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将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之中,使之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把学习经典活动与学校的其他德育主题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拓宽了学校德育途径,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创建了学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文化养人润于心
1、润物以雨,润人以德,润心则以文化。静态的校园环境文化和动态的校园活动文化结合彰显了学校的生命力,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我校的静态文化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进入校园,会发现校园操场的橱窗区域开设“国学立品 德艺双馨”、“ 践行经典润泽生命”、“ 传承感恩 弘扬美德”、“家校联手 共同育人”等版块的教育内容。转入一楼大厅的《论语》浮雕,让你感受到儒家的教育思想。教学楼道悬挂《弟子规》经典插图和语句;其他楼层古典的篆字“仁”、“爱”、“礼”壁画,将中华的传统文化尽显其中,将国学的气息打造得古朴、自然。学校于2010年开辟了一楼的“国学经典长廊”,这些突出传统的和谐儒雅的“人境互动”,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修身的人文氛围,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导向。
2、与静态文化相比,动态的校园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学校把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主题班队会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诵追求完美人格的文章,通过理解典籍含义、体味典籍情感,诠释典籍、抒发情怀,激励全体同学自律、反思、内省。通过开展感恩讲堂、读书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了“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让学生浸润在艺术活动的氛围内也是动态文化的一部分,不定期举办书法比赛、手抄报展示、国画欣赏等,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的自觉性。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内容的班班有歌声、校园集体舞、具有浓浓水墨风采的石头画也无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
规范学习启于心
从2010年3月开始,我校坚持开展《弟子规》学习系列活动,坚持常态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近两年,目前形成了“日日有诵读、周周有精讲、期期有主题”的规范活动模式。
1、日日有诵读——“读国学”。中华文化典籍中灵巧的修辞、铿锵的声韵、优美的辞章,在开发学生智慧的同时也能陶冶完美人格。通过诵读,能使优美典雅的诗句像清泉滋润学生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发掘智慧、洞启德性。我们利用每天的体育课、品社科、音乐课、美术课课前的两分钟,由班主任或班级国学诵读委员组织本班同学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要把弟子规教育融入到学科的教学中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也坚持定期播出经典名篇和配乐诗朗诵,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优雅的诵读环境。
2、周周有精讲——“讲国学”。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选取《弟子规》中与现代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发放到教师手中,摒弃那些与现代儿童学习生活联系不大的内容。学校规定每周三早晨7:00到7:15分是统一学习时间,要求班主任教师选取学校自编材料的内容,讲解主要含义。依据低、中、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能力,学习内容、理解程度、评价方法的要求各不相同。一~三年级侧重诵读,略加讲解,四~六年级学生要求熟练背诵,全面理解,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期期有展示——“展国学”。每个学期学校依据具体内容安排不同范围的诵读展示活动,保证了学生诵读国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诵读国学的积极性。特别是每学期举行一次以“诵经典”为主题的汇报表演已经成了学校文化活动的一个保留形式,全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演绎国学经典,让学生认识到国学之美,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加深对国学经典作品的理解。
践行立品成于心
如果说“读国学”、“讲国学”、“展国学”的规范化要求是时间层面上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有益探索,那么,“践国学”应该是学校试图从知行合一层面上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体系做出的实践,就是最终将国学诵读活动和学生德行生成有机统一,让国学中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成为学生身体上流淌的血液,内化成学生内在的品质。
1、与养成性教育相结合。
学校德育建设不应该是一窝蜂式的喊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去践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特点,结合学校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开展主题活动月活动为载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国学经典学习和学生的德性养成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国学经典学习,培养学生“爱国”、“ 孝亲”、“ 友爱”、“ 诚信”、“ 宽容”、“ 文明”等良好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把《弟子规》中有关文明礼仪的内容分解为小目标,每学期设立系列活动主题,让学生们参与,达到育人的目的。如:“文明礼仪星”、“文明乘车星”、“孝亲星”评选活动。感恩系列活动中的“感恩母亲节”、“老师,您辛苦了!”“感恩重阳节”等,看似简单的活动,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极好契机,我们要求活动设计者们一定精心,使每一次活动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和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德育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一体的工作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定期举行国学讲座和家长交流活动,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到学校和学生同聚一堂共同聆听和分享,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让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和社区、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一起成长,形成了家长、社区居民和学生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同时,学校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和表彰,均邀请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参加,并发送获奖喜报到所在社区和居民屯。开展“小手拉大手”和“父母子女同步走”活动,研发《獐子岛镇中心小学家训践行手册》,要求家长与老师定期反馈、交流,共同教育好孩子。开展亲子诵读和亲子表演以及亲子手抄报活动,增强亲子关系。在过程中我们开展评选优秀家长等活动,激发了家长工作的主动性。
3、与评价手册相结合。
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后,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要回到家庭、社区践行。为促使学生知行统一,我校研发了《獐子岛镇中心小学弟子规践行手册》,要求家长结合《弟子规》教育读本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每月工作每日常规进行具体要求,家长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每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定期进行评价跟踪,以保证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将国学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国学经典教育的特定氛围中去体验、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从而懂得既要学好知识,又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我们在教育主题的确立、文化经典内容的选择、德育课程之间的整合等方面,都有了理性的思考。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德育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文明办的高度赞扬,学校也被评委大连市文明单位。我们将继续探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