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性格与教学效益相关关系研究的申请材料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3-04-23 09:16:09 点击数: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的界定、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以内,可加页)
|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性格,是指人的品质、骨气行为模式、道德力量等。在心理学上一般将其定义为“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总和。其主要特征包括对现实态度的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四个方面。由于性格反映的是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因而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分类方法,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类。通常情况下外向型性格表现情感表露于外,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交际,有卓越的实力和统治力;而内向型性格则表现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实际行动,顾虑多,容易困惑,适应环境困难,交际狭窄。
教学效益,是指单位时间教师的信息输出和学生的信息接受之间的结果,是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情绪、学习状态、学习成绩、教学行为等诸要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素质,但问题在于我们教育领域所顾及和涉猎的知识根深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道德的范畴,对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作为整个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师的性格很少涉猎,即便有也只是局限于大学领域或者是专门机构的理论研究。认识并掌握教师性格与教学效益的关系,从新的视角,看待现行状态下教师教育体系问题,从新的高度看待研训教师教学实践性的教学指导、教师培训机制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师素质提高双轨并行。目前,关于教师性格的问题,国外只是局限于教师的情感和智力范畴,国内关于教师的性格研究较国外要晚得多,而且只是在教师的心理素质中间要提到,还没有把教师性格和教学效益当作一个明确的问题提出,尚属空白。从研究内容方面,缺乏对“教师性格和教学效益”的关注;从应用的视角上,缺乏以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对“教师性格和教学效益关系”的研究和“教师性格和教学效益关系”培训、培养的研究,由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适时性。
(三)选题的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这是教育工作者在理性认识教学本质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的回归。虽然以往的研究涉猎的大多是教学管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实践性的应用成果,但对教师性格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如何,对教学效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欠缺的领域。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开启心智、培养人才的重大职责,是一个集多种使命于一身的职业形态。怎样将教师的职业职责发挥极致,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我们研训教师基本目标,因而我们研究的视角也从教师思想研究、教学过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以及自我发展研究走向对教师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益的研究。因为在长期的下校调研过程中发现: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对于不同性格的教师施教,教学结果不同,尤其是学习成绩差异显著。本研究就是从教师的内在性格为切入口,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对长海中小学教师性格特征、教学行为、教学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跟踪研究,从中寻求长海中小学教师性格培养及发展的依据。
2、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需要
教学效益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师走向品牌,迈向研究型教师必经通道,是教学通向高效的基础。从教师的情绪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教师和学生的交往状态,课堂教学的行为状态的基本特征出发,形成有思想(见解)、有智慧(灵气)、有激情(真情)、 有个性(风格)、有文化(品位)的教学思想,推动教学走向高效。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重新思考人的性格的分类体系,建构不同教师性格的教师培训机制,形成不同性格的教师在同一班级搭配的基本框架。
2、从教师的性格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进行跟踪研究,从中寻求英语教师培养及发展的依据。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促进教师的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5、探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实现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依据研究目标的要求,确定以下重点研究内容:
1、国内的教学研究、教师性格、教师培训基本理论研究
充分梳理、总结、分析国内教学研究、教师性格、教师培训基本理论研究成果,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不同性格教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为开展本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师性格与教学实效的调查研究
以长海县镇中小学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参照点,以调查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现状调查,为不同性格的教师在同一班级搭配框架的建立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3、不同性格教师搭配基本框架的研究
从性格基本要素出发,以班主任、科研部门科任教师的横向联合为切入口深入,以教学成绩为主要参照依据,探索不同性格的教师在同一班级的组合机制,构筑教师在教学班的搭配框架。
4、教师性格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跟踪不同性格教师教学组合后的教学效益变化,研究教师性格对学生成长和教学成效的影响,形成教师差异组合工作机制。
(三)研究假设
当下,教师的教学效益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及学生学习持续保持。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教学质量为评价基准的背景下,通过教师性格和教学效益相关关系的研究,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城乡中小学校不同性格教师组合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提供基本的实践性结构框架,推动地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拟创新点
1、重新思考人的性格的分类体系,建构不同教师性格的教师培训机制,形成不同性格的教师在同一班级搭配的基本框架。
2、从教师的性格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进行跟踪研究,从中寻求教师培养及发展的依据,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不同性格的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为基本方向,从理论和实践的集合为出发点,从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入手,重新思考人的性格的分类体系,建构不同教师性格的教师培训机制,形成不同性格的教师在同一班级搭配的基本框架。同时通过阶段成果的总结梳理,形成课题研究的最终结论,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长海海岛中小教师为主要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并掌握不同性格的教师的教学现状,剥离教学效益问题,为形成个性化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2、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为基本线索,收集国内的教师性格与教学行为、教师性格与教学功效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本课题和新概念的基本认识,寻找新的结合点和理论突破点。
3、行动研究:坚持比较、探索、研究,总结一体化的基本研究方式,验证不同性格教师组合以及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理论效果和实践效果。
(三)技术路线
文献研究—→ 现状调查—→研究实施—→成果总结
(四)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2)召开专家咨询会、课题组成员研讨会。
(3)开题论证。
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阶段性成果总结交流。
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2年6月)
(1)完成总课题结题报告。
(2)发表出版相关研究成果。
|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技术设备、所在单位所提供的条件等)。(限1500字内,可加页)
|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已发表了多部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和多篇学术论文,并被其他期刊文章和著作所引用。
2、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已发表的论文在县域内教育教学指导和基层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3、本课题负责人主持的县级课题《地理学科问题设置价值性研究》成果荣获大连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唐芸芸.《教师性格和教学功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
4、杨多.《教师性格的效能、特征与塑造》.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5、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三、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课题负责人曾在 “十一五”期间主持县级课题,参与了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本课题组参与研究的成员,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