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社学科中的地理知识教学的思考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3-04-16 09:20:36   点击数:

对品社学科中的地理知识教学的思考
------“名师送教下乡,专家引领成长”活动体会
小长山乡中心小学 梁金萍 2013、4
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对海岛教育的扶持,2013年4月11日下午,市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中心对长海县进行了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在大长山中心小学进行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活动。这次活动不但进行了由大连名师和海岛教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还由县教研员给我们进行了《关注品社课程中的地理知识教学》的辅导。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觉不虚此行。现借此机会谈几点自己对品社学科中的地理知识教学的思考。
1、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知识储备必须到位,而且不断更新。
品社学科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从事我们这个学科的教师大部分没有经过高中的地理和历史学习。所以很多知识要教师边教边用心钻研,才可以准确解答学生的疑问,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这次孙老师执教的《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一课,这里不仅有非洲与欧洲、亚洲的分界,还有非洲的气候、资源、名胜、风俗以及社会概况的了解。
品社学科的开放性,告诉我们,本课程的内容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弹性的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我们品社教师就要及时的把社会生活的热点新闻穿插进课堂,体现学科的开放性。例如,前一段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国家,参加金砖五国会议的事件,孙雪梅老师就很好的充实进了《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这一课教学内容。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得益彰。
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备课与设计,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地理知识的教学也同样如此。但地理知识的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师生共同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标后,由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文本,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体现学生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地位。在汇报交流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影响着汇报的深度与广度。地理知识的课,一般从课题入手进行探究的很多,除了这次上的“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还有 “羊背上的国家”、“三级阶梯的国土”等很多内容。如何抓住课题,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就是教师备课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是从课题开始探究学习。
3、关注学生生活,落实课标理念。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教师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例如孙老师执教的《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他就充分考虑到语文课文《彩色非洲》,学生已经学过,所以上课时,就引导学生回忆语文学习中获得的非洲印象。课堂教学中,结合六年级学生对非洲的神奇资源和自然风光的好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提出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这也是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真正体现课标 “学生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这一理念。
4、体现学科特点,突出社会性
许多教师在执教地理方面的品德与社会课内容时,很容易突出地理知识,而忽视学科的社会性。孙老师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他不但关注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关注非洲的社会概况。孙老师在学生了解了非洲动植物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之后,进行了一个延伸探究活动:联系非洲的资源和你对他们的生活现状的印象,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探究非洲生活贫困的原因,突出了学科的社会性。
5、注重学法的指导,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积蓄力量。
品社学科,不是地理,也不是历史,更不是思想品德,它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它包含方方面面的知识,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总结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习同类型知识做好能力的准备。
孙雪梅老师执教的《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在学法指导方面就做的非常好。孙老师在课前先与学生聊天,要学生介绍一下长海县:在哪?周围还有哪些岛子等,听课教师以为她聊天只是为了拉近教师与借班上课学生的距离,没想到她另有用意,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地区,也可以像你们介绍长海县给我那样,从‘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等几个角度展开”。
作为执教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还有许多要学习的方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这句话送与所有品德与社会教师共勉。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